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孜孜不倦,躬身一线护碧水

2022-06-29 11:13:57 |  湖北日报 |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树苑——

孜孜不倦,躬身一线护碧水

“建设韧性城市,促进人水协调、和谐共生,是我们毕生的追求。”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南市政总院)首席专家李树苑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李树苑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给水排水专业,同年进入中南市政总院工作至今,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20年1月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越是关键时刻,越冲在一线”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委员会领域副主任专家、机械设备领域副主任专家,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城镇水务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提起李树苑大师的职务和奖项,中南市政总院的同事都如数家珍。大家印象最深的,还是李大师始终在一线奔走,身体力行的严谨工作作风和态度。

2010年,现任中南市政总院科研院总工程师的刘海燕,参与了李树苑主持的绍兴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工程。该工程日处理污水能力90万立方米,是亚洲同类型规模最大的印染污水处理工程。

刘海燕回忆,中南市政总院承接的是设计任务。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李树苑,带着团队深入污水厂驻地调研,一待就是近3个月。“项目占地3平方公里,正值酷暑时节,环绕处理厂仅仅走一圈都要半天,还要开展小试、中试、生产性试验等,但他始终亲力亲为,不断尝试新方法。”刘海燕说,最终团队创新处理方法,提出了国际前沿的物化技术,形成了成本和效果均衡的最佳方案,顺利实施。该项目也获得了2017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李树苑先后承担了“受污染水源水净化集成技术与设备”等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他主持的国家“863计划”课题“滇池入湖河流水环境治理技术与工程示范”等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标准科技创新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还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银奖等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32项。

“越是关键时刻,越冲在一线!”中南市政总院科研院副院长雷培树感叹。2003年非典肆虐之时,中南市政总院科研所技术人员驻扎广州,投入广州市污水系统重要参数研究。李树苑逆行出征羊城,带队熬夜值班,雨夜和同事们搬开下水井盖,在排水口测污染物浓度和水量。在巨大的未知风险面前,体现了一名共产党人和科研工作者的担当。

给排水行业常讲常新

“供水要关注水源,排水要注重污水收集。”来到中南市政总院李树苑大师的办公室,李大师开门见山点出了自己关注的行业重点。

“我们要有这个自信,我们国家的供水水质、处理技术和处理后的污水排放标准,都已赶上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李树苑特别指出,“污水排放标准并不是定得越高越好。”

他表示,污水收集的重要程度,绝不亚于污水处理。如果收集到的污水只是排放量的一部分,那么哪怕污水厂把水处理到再高的标准,排放到水环境中的污染物总量还是没控制好,水循环就达不到理想状态。

40多年来,李树苑主编或参编《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室外排水设计标准》等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18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领头雁”。

由他主持负责、住建部主编的新版《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近期即将发布。新版标准中,会引导各城市避免建设集中性、超大型污水处理厂,节省传输成本。

李树苑说,给排水行业常讲常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认识在改变,环境条件在变化,需要不断地学习、认识和研究。因为从事的是一门应用型科学,就如同医生看病,看得多、做得多了,经验、能力才能提高。(周三春、常筠依、何丹

来源:湖北日报(2022年6月29日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