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垃圾革命”进行到底
前段时间,全省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现场会在襄阳召开,垃圾治理的“襄阳模式”引起广泛关注。
走进当地的社区、乡村,感受更加真切。手持一张印有二维码的居民卡刷开垃圾箱,如果在玻璃回收箱内扔入金属垃圾,不仅能被垃圾箱识别,还可通过居民卡追溯到个人……在襄阳龙堤滨江园小区,讲解员一边演示一边向参观者介绍。在南漳县九集镇八泉村,我们看到,村里通过垃圾治理理事会,改变了“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治理总是长久不了”的情况。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垃圾成为困扰城乡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难题。未来学家托夫勒曾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之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又一个浪潮,将是在世纪之交时要出现的垃圾革命。”垃圾问题治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巨大障碍。湖北生态地位特殊,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我省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水平,关乎长江大保护的成效,关乎民生幸福指数。破解垃圾之困,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努力,认识不到位、资金不充足、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让垃圾治理任重道远。
垃圾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通过手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走向常态化。在会上,省住建厅负责人说,垃圾治理不是在某个时候发动大家戴上白手套一起清理垃圾,而是要从运动式管理走向长效治理。襄阳从源头上倡导垃圾分类、减排,终端处理实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构建起了设施配套、建管并重、资源利用、覆盖城乡的治理体系,并以地方法规的形式为“垃圾重生”保驾护航。襄阳在垃圾治理上的探索,为全省其他地方提供了有益借鉴。
垃圾治理之所以被称为一场“革命”,正是因为工作的艰巨性,问题的复杂性。我们注意到,此次会议不仅注重经验交流,而且贯穿强烈的问题意识。会议以一组暗访短片开头,严厉指出有的地方虽然对垃圾治理、环境保护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是在行动中却阳奉阴违、推三阻四,有的地方在涉及群众生活环境乃至生命安全的问题上不作为、慢作为。不断推进“垃圾革命”,关键并不在资金和技术,也并不缺乏经验和共识,根本在于有没有真正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有没有真刀真枪、扎扎实实地推进环境治理。
将“垃圾革命”进行到底,不仅是一场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也是一场“行动革命”“毅力革命”。建立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观念,是垃圾治理长效化、常态化的最好开始。我们不能一边肆无忌惮地制造垃圾,一边再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治理。各地方各部门要在垃圾治理上形成联动机制,以严厉问责倒逼履职尽责,以对人民群众负责的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姿态将“垃圾革命”进行到底。(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来源:湖北日报(2019年5月7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