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唱响“三部曲”谱写“城市客厅”新篇章
2023年以来,远安县积极响应宜昌市委、市政府号召,全面启动“城市客厅”示范区建设,严格按照“四美”标准及“六性”工作原则,坚持党建引领,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匠心打造远安县栖凤“城市客厅”,助力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党建引领,焕发群众参与新活力
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建立健全城管、包保单位、社区、物业、商户“五位一体”自治体系。依托社区“大党委”、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志愿服务”等载体,写好“群众自治”文章。党建活动经常化。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定期联合社区、物业组织召开党员代表会、户主会8次,听取群众心声,常态化开展基层党建活动,引导居民共同参与,以市民群众评价和感受检验创建成果,坚持“五共”理念引领“城市客厅”建设,实现改善社会民生和提升城市“颜值”的有机统一。志愿服务常态化。结合爱国卫生月、垃圾分类宣传月、文明之家等宣传活动,组织志愿者、社区党员、热心群众开展卫生死角清扫,垃圾分类、城市管理、生态环保、文明教育、交通知识等志愿宣传服务活动26次,动员群众自觉维护门前屋后环境卫生,美化公共环境,营造美好环境人人参与,城市客厅建设人人有责的工作氛围。商户自治长效化。建立城市客厅路长带队日巡查3次、周入户1次,月碰头1次的工作模式,广泛征求城市客厅商户、单位、物业、社区意见建议68条。围绕推进商户自治“门前四包”责任制落实,制定印发“门前四包”责任承诺牌并逐户签订上墙。针对商户反映的热点敏感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建立完善问题清单并对标整改销号,深入持续改善城市客厅公共环境。
统筹规划,完善基础设施优服务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完善“城市客厅”基本功能,不断满足群众出行、休憩、吃喝、如厕等实际需求。绿化改造提质。以桃花岛公园为基础,大力实施街区范围桃花岛生态修复工程。打造沿河路凤凰湾口袋公园,总面积1.64万平方米,努力构建生态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城市客厅格局及文化主题。围绕“出门见绿,推窗见景”总要求,深入推进“城市客厅”绿化改造工程,总投资571万元,完成四馆一中心广场绿化项目1.12万平方米,精心搭配各类乔木、灌木植物30余种,深刻诠释“公园城市”内涵。出行便民惠民。围绕“全市一个停车场”应用场景总要求,以周边散步休闲、办事群众停车难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科学选址,精心筹划,建成四馆一中心、凤凰湾北侧停车场2个,建成停车泊位1165个,完成施划下沿河路临时停车泊位224个,全面满足城市客厅停车需求。综合治理靓景。总投资190万元,启动四馆一中心周边环境整治项目。沿河路建筑外立面喷刷6500平方米,提水站粉刷205平方米,花坛围栏300米,人行道修复425平方米,增设休闲座椅12个,配置新型果皮箱50个,增设街头小品5处,高标准建成马拉松广场“网红公厕”1座,更换新型防沉降井盖460个,更换、安装路灯202盏,修复雨箅子127个,致力打造生态宜居、风景优美的城市风貌,着力满足群众出行、休闲需求。
以管为重,刷新城市治理高颜值
坚持“高位统筹、高层推进、高效运行”,依托远安县“大城管”工作体系,城镇综合管理考核,全面压实部门职责,强化部门协同。严格市容管控。组建专班巡查队伍,运用数字城管平台,全天候、全时段监控,杜绝以车售货、马路市场等行为。开展拆除违法建设、拆除违规广告招牌专项整治行动,拆除违法建设1200余平方米,拆除违规广告、破旧店招20余块,规范城市家具60余件,规范弱电线路3600米,清理乱堆乱放150处,整治出店、占道经营400余起,上报处置各类平台案件200余起,着力打造整治有序的城市客厅环境。高效清扫保洁。坚持保洁力量集中攻坚,全面落实“六净、五无、四不见”作业标准。细化工作要求,坚持每天不少于2次人行道、机动车道清扫冲洗作业;每天不少于2次公厕、垃圾设施、排水系统、照明设备等公共设施巡检,坚持保洁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作业。重点做好地面路面保洁、绿化绿地保洁、立面屋面保洁、城市家具保洁,确保路面见本色、设施见底色、花草见原色。推进综合治理。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城市客厅广泛开展停车秩序、餐饮油烟、流浪犬只、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规范停车300余辆,整治餐饮油烟污染问题30余次,抓捕流浪狗21只,整治扬尘污染问题6起。同时,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及城镇综合管理考核,坚持考核范围向“城市客厅”范围倾斜,实现每周一检查,每月一考核,对工作落实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的责任单位,严格奖惩。促进城市客厅范围责任单位、企业积极参与城市客厅建设,共同打造舒适宜居的“城市客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