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宜昌正文

宜昌:数字蝶变 智慧赋能 大力实施“互联网+监管+服务”

2022-11-07 17:46:37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2022年,宜昌市立足打造宜昌建造品牌,构建“1+3+N”的智慧化监督体系,有效破解了关键岗位人员到岗率偏低、质量安全监管力量不足、企业办事流程复杂等难题,安全生产事故显著降低,工程建设品质持续提升,监管服务效能不断优化

夯实人员管理   牵住质量安全的“牛鼻子”

今年,在全省建设项目考勤更新率、总监理工程师到岗率、项目经理到岗率3项考核指标中,宜昌市始终排名第一一是抓实人员实名制全市实名制门禁管理覆盖率超过90%,城区达到100%从业人员全部纳入实名制管理。二是抓关键人员到岗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关键岗位人员到岗率大幅提升,建设单位由42%提升至70%,施工单位由53%提升至91%,监理由55%提升至92%三是抓好建筑工人管理建筑工人建安码,实行一人一码及从业行为安全分评价,提高工人安全意识,减少三违行为发生。

强化过程管理  盯住质量安全的“卡脖子”

以市场评价和企业感受为导向,再造监督服务流程图,让企业办事少跑冤枉路,少吃闭门羹,少些来回转一是商混检测过程化。形成预拌混凝土从原材料采购-进场检测-生产控制-运输管理-交货检验-现场施工的全链条以及工程检测从合同登记-二维码-见证取样APP-扫码收样-试验监控-数据采集-报告生成-事后监督的全过程智慧化监管。二是监督档案电子化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不断扩大数字签章使用范围,在监管系统全面启用电子签章、电子文书,实现质量安全监督过程无纸化。三是见证取样便捷化。开发见证取样APP系统,采用人脸识别、二维码等信息化技术将取样、见证、送样过程进行记录,规范见证人员行四是监督服务人性化应用问题服务交办提示程序,监督巡查发现的重要问题除现场处理外,同步向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推送信息今年,开展网络巡检1301次、自动提示预警信息5719次。

创新智慧管理    握住质量安全的“戒尺子”

依托智慧化手段,创新构建互联网+监管+服务的监督新格局一是严格危大工程管理超危工程实现项目建立、方案审核、专家抽选、论证意见查询过程巡查、验收监督的全过程网上流程二是强化起重设备管理建立特种设备运行管理平台,获取特种设备运行参数,实施特种设备运行、安拆预警管理。三是开展智慧巡查管理利用AI智能算法对工地视频监控数据进行后台分析对不戴安全帽、不穿反光衣、吸烟、不规范动火作业行为进行实时预警,实行“交警”自动诚信惩戒处理四是实施安全应急管理利用NFC芯片技术对汛期高边坡、深基坑等项目进行监测预警,监测情况接入智慧城建系统,确保监测频次到位、数据反馈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