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宜昌正文

宜昌:直击优功能行动重点项目建设现场​

2022-07-11 15:39:38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快马加鞭优功能——直击宜昌优功能行动重点项目建设现场

7月2日上午,宜昌城区雨水淋漓。宜昌市优功能工作推进指挥部一行冒雨疾行,深入滨江公园绿道改造、江城大道三期等5个重点项目工地,现场办公推进项目建设“加速跑”。每到一处,指挥长都与项目负责人深入交谈,了解项目建设过程存在问题。宜昌市住建局、城管委、园林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一同前往,现场领任务解难题。

克难攻坚,重点项目建设再提速

三峡大道—花溪路互通立交工程施工现场。“大雨天气,遇到雨停就施工;小雨天气,照常施工。”项目负责人说,为了赶工期、抢进度,项目部还对不同天气下的作业内容都做了精打细算。

三峡大道是宜昌的“入城第一通道”,设有合益路、花溪路、西陵二路、港窑路和中南一路五处互通口。其中,三峡大道—花溪路互通立交建成后,将实现中心城市向南与伍家岗、艾家镇,向北与龙泉镇、高铁新城的快速交通转换。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预计年底期完工。

江城大道纵向贯通点军、连接宜都,全线建成通车后,宜都前往宜昌将节省20分钟车程,无需再上高速,实现城内通联。7月1日,江城大道全线贯通,宜昌的江南大通道优美成形。由于江城大道三期部分附属配套工程尚未完成,暂不对外开放。

7月2日,指挥长冒雨来到江城大道最后一个控制性工程——仙人桥大桥施工现场。目前,桥梁主体工程已完工,主线路面已完成两层水稳铺设,9月20日前完工开放交通。

匠人匠心,打造城市公共艺术品

倾盆大雨下了将近两个小时。滨江公园绿道改造项目通过了大雨的“考核”,路面不仅没有出现积水,还能在雨后迅速恢复干爽。

景观相连、景随步移,滨江公园用绿道串联起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历史。绿道改造实施范围为西陵一路至白沙路段,长约8公里,建设内容包括自行车道、跑步道、人行道实现全线贯通;融入屈原文化和码头文化,将双亭广场等节点进行功能性和景观性场景营造等。

截至目前,项目总体工程已经完成95%,预计7月中旬完工。一处弧度很大的人行道八字道口边缘,站石的弧度和线型非常流畅。“每个站石之间都留有3毫米的缝隙,最后用玻璃胶封边,这样更美观。”项目施工人员介绍,人行道铺装等全部挂线施工、按线作业,以保证整体质量和效果。

“很好!把家装的标准,贯彻到公园城市的建设中。”指挥长说,人行道铺装、沥青摊铺、绿化带翻新等施工细节,都体现出独具匠心的精细化施工管理水平。

运营前置,生态价值全方位转换

滨江公园(胜利三路至杨岔路段)贯通工程,活力爆棚。新开放的儿童游乐区,喷泉瀑布从江豚雕塑的尾巴里缓缓流出,小孩们穿着雨衣在戏水溪流中嬉戏。

曾经的生态断点,如今的潮玩圣地。指挥长对滨江公园贯通工程强化运营前置、客户体验和用户思维,进行专业化、定制化运营设计的做法,给予肯定。

滨江公园贯通工程围绕“聚人”优功能,打造一批符合年轻人生产生活需要的节点景观。这里有弹性草坪,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成后可以承接草坪音乐节、草坪婚礼等;这里保留了集装箱龙门吊,改造的水幕电影将顺着高大的龙门架倾泻而下,流光溢彩,将促进生态价值创造性转换。

卷桥河湿地把自然山体、芒草湿地、溪谷密林等串联成景,让诗意生活触手可及。“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6%,预计8月完工。”项目负责人介绍,强化“策、投、规、建、营”全周期管理,采用植物、生物清淤及自然护坡等措施,恢复河滩自然湿地,保护动植物生态环境。修复完成后,这里将完美再现五彩稻谷、城市田园等胜景,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放眼宜昌,全市177个城建项目同步施工,让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最公平的公共艺术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个具有“国际范、山水韵、三峡情”的滨江公园城市,正阔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