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宜昌正文

枝江:“1234”方法推进垃圾分类

2022-04-18 17:20:09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近年来,枝江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建设现代化田园城市为目标,坚持“1234”工作法,积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分类链条体系逐步完善,“三化”处理水平明显提升。

一把扫帚扫到底。城乡一体,统筹推进,建立“市级主导、部门联动、镇级负责、村级落实、群众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推进机制。在全省率先成立城乡综合管理委员会,建立了“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置体制,明确五级职责,形成市委市政府领导,各地各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垃圾分类工作的大格局。

两种模式齐推进。根据城市和农村差异,因地制宜,推行两种不同的分类模式。在城区,实行“一严禁、一鼓励、两分类”模式。在农村,全面推广“一坑两桶三上门”和“分类积分管理制”新模式。目前,全市7个镇1个街道均已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城区覆盖率100.00%,农村覆盖率达99.43%。

三项抓手促成效。一是抓设施。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面提高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二是抓宣传。坚持良好环境市民共享、美丽城市市民共建,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开设三分钟讲堂,在各种多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广泛开展 “五进”及“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10万余份。三是抓考核。以目标问题为导向,定期开展督办考核,通过倒逼机制,形成垃圾分类长效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垃圾分类稳步推进。2022年以来,已累计开展一线指导60余次,下发提示33期。

四个结合共推进。一是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将垃圾分类设施与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按照300-500户,配备四分类投放设施,实现“三有”标准,有分类亭、分类桶、分类宣传栏,共配备分类设施260余套。二是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将垃圾分类纳入文明创建重要内容,作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的创建要求,形成包片联建、宣传督导,共同推进垃圾分类的联动机制。三是结合筑堡工程。以“筑堡工程”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为载体,推进党建引领生活垃圾分类,推动公共资源、社会管理资源下沉社区,组织党员干部、热心居民、物业企业人员参与桶边值守和宣传。四是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美丽乡村示范村为试点,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全面覆盖,积极推进分类示范村创建,建立分类设施全、宣传氛围浓,周边环境优、群众口碑佳的省级分类示范村,已累计创成省级分类示范村7个。(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