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践行县域治理“三美” 推动高质量发展
3月14日,秭归县召开了建设“最美集镇、最美乡村、最美庭院”工作推进会,正式吹响了该县深化人居环境整治的号角。这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践行,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会议指出,“最美集镇”建设要以“擦亮小城镇”工作为着力点,各乡镇要因地制宜,找准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坚持提升小城镇内在品质,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城镇;“最美乡村”建设要注重自然环境、乡土风情、历史文化、生活功能的融合与发展,要坚持“一村一品”,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同时,注重对村集体经济和特色致富产业的培育,综合提高群众生活的品质;“最美庭院”建设坚持村镇引导、居民自愿的原则,激发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引导农户就地取材对房前屋后开展整治,培养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支持完善村民自治的明白人、带头人。
会议强调,要统筹兼顾、聚力推进,着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一要高起点编制乡村规划。准确把握、科学规划、做好城镇建设的“加、减、乘、除”法。因地制宜、尊重差异、凸显特色,打造特色小镇。深化“县城—特色镇—中心村”区域发展布局。围绕做强产业内核,科学谋划产业布局。二要高标准强化建设管理。突出抓好农村“房乱建、车乱开、道乱占、线乱拉、摊乱摆”治理,着力提升“街面、店面、路面、墙面、屋面”环境。完善集镇功能,合理布局公共基础设施,推动公共服务、文体休闲、产业功能有机融合。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统筹农村垃圾、污水、厕所、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三要高水平融入人文底蕴。深入挖掘反映乡村个性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脐橙文化、茶文化等,提炼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文化、地方餐饮、民间技艺,并有机融入乡村规划和建设中。系统整理乡土文化资料,建设乡村博物馆,把乡愁留住,增强群众对乡村建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注重培育有实力、有能力、有情怀、有担当的市场主体,用市场化的方法把乡土文化和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四要高效能推动基层治理。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农村“筑堡工程”,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深化“幸福村落”建设,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吸引有实力、有情怀的企业、商会、乡贤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设,激发乡村建设的活力和动力。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秭归县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力争一年见成效、两年上水平、三年大变样,持续加压奋进,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邓习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