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开展城市窨井盖整治提升三年行动
为加强城市窨井盖安全管理,保障公共区域通行安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襄阳市决定开展城市窨井盖整治提升三年行动。
此次整治的范围是全市设置在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绿地、公园广场、物业小区等公共活动场所的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照明、电力、通信、国防(不含军事管理区)、公安、交通、广播电视、综合管廊等窨井盖设施。
按照《襄阳市城市窨井盖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各窨井盖权属单位要先全面开展普查,重点排查窨井盖缺失、破损、沉降、移位、跳响等问题隐患,摸清窨井盖位置、数量、权属、型号规格等基础数据,建立健全窨井盖安全管理档案,形成窨井盖电子档案。然后,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井盖进行更新改造,增设防坠落保护装置和防盗保护装置。最后,按照“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窨井盖的施工、验收、移交和管养全流程责任,建立长效机制。
方案明确提出,今后,各地在建设安装窨井盖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科学选用窨井盖产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凸显襄阳文化元素;对新建、改扩建市政项目,存在安全隐患的人员密集区域以及标志性路段等,要优先使用新型窨井盖;窨井盖表面应标注权属单位、管线类型、承载等级、功能用途、生产日期等信息;要强化窨井盖竣工验收管理,验收不达标的,主体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此外,各地要积极推进窨井盖信息化建设,创新窨井盖安全管理模式,建立“一井一档案”数据常态化更新机制,结合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归集窨井盖相关数据,实现窨井盖统一编码赋码,提供数据共享服务,建设窨井盖治理应用场景,实现对窨井盖安全状况的监测预警和相关事件的高效处置,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脚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