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襄阳正文

襄阳: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23-07-28 14:11:15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近年来,襄阳市住建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住建厅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聚焦建筑节能发展,采取强有力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自2022年以来,全市新增节能建筑面积641.89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面积465.15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176.74万平方米;新增节能能力10.77万吨标煤;取得绿色建筑标识面积278.54万平方米;完成可再生能源应用面积282.05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为39.25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22.54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为16.71万平方米;完成超低能耗试点示范项目3个(华农襄阳校区1#图书馆、湖北文理学院迁建2#行政办公楼、武汉理工大学二期创业中心),面积约3万平方米。

注重机制保障,加强组织能力建设

一是按照襄阳市政府统一部署,2021年初市住建局成立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组织编制规划,通过与市直相关部门座谈,以及向社会征求意见,逐步改进和完善编制内容,制定出台结合襄阳本地实际的“十四五”规划,明确了下一个五年工作线路图和任务表;

二是为推动全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工作,全面完成省政府和省住建厅工作目标任务,市住建局印发《关于开展“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的通知》,将工作目标分解至各县(市、区),实施年度目标考核;

三是按照省住建厅《关于加强和完善绿色建筑和节能管理工作的通知》(鄂建函﹝2020﹞62号)和《关于实施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DB42/T1319-2021)的通知》(鄂建文﹝2021﹞14号)的要求,市住建局出台了《关于实施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的通知》,全市绿色建筑发展正形成设计、审查、施工、验收及备案的闭合管理制度,将绿色建筑发展工作向纵深推进;

四是为规范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实现我市绿色建筑提质增量,市住建局制定了《襄阳市绿色建筑标识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明确星级绿色建筑认定和管理程序。

加强示范引领,积极提升绿色建筑品质

一是在襄阳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时代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实施意见》中关于在武汉、襄阳、宜昌率先开展超低能耗建筑建设试点的工作部署,加强组织协调和宣传,认真做好项目跟踪,积极推进超低能耗试点建设。截至目前,完成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3个,面积约3万平方米(华农襄阳校区1#图书馆、湖北文理学院迁建2#行政办公楼、武汉理工大学二期创业中心),襄阳技师学院二期和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积极推进中;

二是严格贯彻落实省委“自保温、一体化、同寿命”外墙保温应用和省住建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墙保温工程管理的通知》的要求,重点推进“自保温、一体化、同寿命”的外墙保温系统应用,市住建局经过深入调研、细致研判、综合考虑,决定选取东津新镇安置房(二期)项目为建筑外墙保温结构一体化应用示范试点项目,选用ASG免拆模板外墙保温系统,目前在施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该项目今年被省住建厅确定为省级观摩示范项目,并在6月26日举办了全省现场观摩交流活动。

注重绿色发展,推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

认真落实省住建厅《关于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管理的通知》,加大设计、施工单位监管,对未安装的项目下达整改通知书进行约谈,实施全过程服务和监管。不但大力发展太阳能热水系统,同时大力支持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多元化、规模化应用发展,襄阳华侨城片区实现地热能规模化应用,片区10个可再生能源站现已有2个能源站正在调试当中,并且将太阳能光伏系统向房地产开发项目覆盖(襄阳长虹上院约10平方米)。

注重民生福祉,稳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市住建局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国家既有民用建筑节能补助政策,鼓励居民进行节能改造。利用中心窗口、招标网站等提供的装修、改造信息,建立既改工作台账。积极开展“学党史践初心 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实践活动,现场为居民讲解国家既改政策,消除业主疑虑。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补助资金工作中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当好惠民政策的“推送员”,以点带面吸引更多旧房改造参与者。把这一惠及老百姓的实事办好,好事做实。

下一步,襄阳市住建局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持续转变作风、紧紧围绕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工作任务,全面实现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提质增量,为加快推进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