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四方联动整治 靶向发力施策
为燃气安全保驾护航
燃气遍布大街小巷、千家万户,违法行为跨区域多、流动性大、涉及主体多,调查取证难。在燃气案件办理时气贩拒不配合,气站矢口否认,屡屡碰壁,燃气执法进度陷入停滞。
面对这种窘境,2023年1月襄阳市住建局、公安、市场、交通部门正式启动燃气违法案件联合查处机制,各部门积极配合,向上追溯气源,向下查扣气瓶,联合查处燃气领域重点案件8件,行政处罚3万元,查扣气瓶74支,有力打击了违法分子的嚣张行为,维护了燃气市场秩序。
案件质量“过得硬”
以破解难题为切入点,整体联动聚合力
以“三个转变”为抓手,提升执法案件办理成效。一是从局部监管向系统监管转变。紧盯“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关键环节”,襄阳市住建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交通局联合制发《燃气领域违法违规案件工作机制》,明确了各方职责,确保加大联合会商、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力度,燃气监督全方位、无死角。二是从单兵作战向多方协同转变。启动联合查处机制,在第115-120次联合执法中整合住建、市场、交通、公安部门力量,共同查处1起CNG点供案件、6起销售充装非自有气瓶案件,形成联合执法强大震慑。三是从单途径向多方式转变。在气贩拒不配合,证据无法查处的情况下,襄阳市城乡建设综合执法支队与案件发生地派出所形成联动机制,专人跟进,快速查处,对不配合的违法者采取行政传唤,在所在派出所帮助下开展案件询问工作。同时,利用公安部门的视频监控、车轨信息化查询、调取手机微信聊天记录等手段,对发现线索跟踪复查,锁定证据,让违法者无从狡辩。
办案速度“跑起来”
以压实责任为关键点,上溯下追添动力
着力强化“三个一”工作举措,切实提高办案能力、提升办案水平、提快办案速度。一是打造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建立支队长靠前指挥、班子成员各司其责、各大队主办、燃气执法大队督导协调、法规科同步把关、法律顾问提前审查的一体化执法办案队伍,保证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为办快案、好案提供人力支撑。二是健全一套完善的办案体系。对每个案件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岗、要求到位、限时到天,如金火王气站、幸福气站违法案件,均15天办结到位。襄阳市城乡建设综合执法支队建立健全堵点问题推进机制,召开每周案件研讨会、案审会抓好协调统筹、动态推进、督促落实、跟踪问效等环节,确保“一案到人、一抓到底”。三是建立一个快速的反应机制。保持较高的警惕性,坚持快速反应机制,为避免案件证据灭失,对于联合执法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第一时间对违法违规当事人进行调查询问,第一时间锁定气源,确保案件的连贯性,查处不过夜。
执法服务“前一步”
以服务民生为落脚点,强化管理提效力
全面推行“三结合”工作模式,确保提高燃气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效能。一是将日常检查与业务指导相结合。以“今冬明春”大排查为契机,采取“领导带队+专家指导”的工作模式,到燃气经营企业、用气单位开展上门指导,针对企业安全管理不足等问题查漏补缺,强化企业当好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安全意识。二是将刚性执法和柔性执法相结合。实施分级分类精准化执法、差异化管理,切实把握好“刚性执法”与“柔性执法”的平衡点,将执法重点由单一处罚向教育、指导多形式进行转变,确保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三是将企业自查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提升自我规范、自我管理水平。同时,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机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公众监督约束企业规范自身行为,形成“企业自主、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燃气安全生产良好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