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襄阳正文

襄阳:争做一心为民的"四个尖兵"

2023-06-14 11:22:46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襄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简称襄阳市住保中心)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攻坚克难,真抓实干,通过加快构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房等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用心用力用情解决群众住房困难,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争做一心为民的“服务兵、排头兵、攻坚兵、防化兵”,筑起百姓的“安居梦”。

一、精心服务,甘当住房保障“服务兵”

在住房保障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襄阳市住保中心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去服务高端引进人才、服务住房困难群众、服务各公租房运营管理单位。一是用心服务引进人才,人才房分配展现优质、高效。通过积极筹集优质房源,提供贴心服务,配备家具家电,实行拎包入住,人才公寓已作为重点企事业单位吸引人才来襄的新亮点。目前,市区共筹集人才公寓共计7368套,分布于襄城、樊城、高新、东津等各个中心城区。通过积极运用“襄阳人才综合服务平台”进行人才公寓分配,安排专人负责人才信息查询、比对、审核、房屋查验及入住等工作,实现了人才公寓“当天申报、当天审核、当天入住”的目标。二是用情服务人民群众,实事办的有温度、有力度。群众身边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公租房运营管理过程中,襄阳市住保中心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为了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将公租房申请审核表内容由14页减化为2页,将原有10余项证明材料减化为3项,公租房承租资格确认的时限由56个工作日缩短为7个工作日,公租房承租资格确认政务项在“鄂汇办”APP上线运行,保租房由集中摇号分配转化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网上服务平台”线上常态化配租,常态化开展租赁补贴发放及低保、低收入、中心城区以外和征迁安置、直管公房危房、环卫、公交工人等定向安置家庭的公租房分配工作。三是用力服务管房单位,为各运管单位解困、助力。为给各公租房运营管理单位创造有利条件,襄阳市住保中心不断做好租金归集、维修养护、提档升级及运营管理费用拨付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及时协调产权单位将运营管理服务费及绩效考评奖励金拨付到各运营管理单位,将公租房小区视频监控系统接入“雪亮工程”平台,拿出专项经费对汉江水云间、丽景东苑两个公租房小区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并对汉江水云间公租房小区增加一体化供水加压设备解决用水难题,提升了公租房小区居住品质。

二、真抓实干,争当住房保障“排头兵”

住房问题涉及民生福祉,关系千家万户,襄阳市住保中心通过加强对公租房、商品房配建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及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建设的各项管理,用切实举措保障群众住有所居。一是保租房发展驶入“快车道”。为进一步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推动实现住有所居,襄阳市住保中心大胆开展一系列探索,通过研究制定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性文件,选取优质房源,组织政策宣讲,开展资格审核,集中摇号分配,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在襄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目前,筹集市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12个,收购房源套数3349套。二是公租房管理呈现“新成效”。公租房评价考核在全省取得进位,首次引进第三方机构对市区26个公租房小区和各县(市、区)公租房小区规范管理进行评价,将租赁补贴赋权到街道办事处,将人均租赁补贴面积不超过13平方米提高至不超过15平方米,将低保住房困难家庭5/平方米·人提高至低保住房困难家庭为15/平方米·月·人,将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3.5/平方米·人提高至12/平方米·月·人,并将租赁补贴发放范围扩展到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无房职工,标准为8/平方米·月·人。三是配建资产管理实现“精细化”。随着市区商品房配建公租房项目数量逐渐增多,国有资产逐渐交付,襄阳市住保中心通过加强房源筹集、不动产权办理、固定资产盘点、资产评估入账及验收等工作,促进配建公租房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截至目前,共协议配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95个,7269套,总建筑面积55.71万平方米,为26个配建项目共计1834套配建公租房办理了不动产权证,对骧龙国际、山水华府等7个人才公寓1544套房屋内购置的固定资产进行了盘点,聘请资产评估机构对中建状元府、汉水华城、骧龙国际等18个配建公租房项目进行了资产评估入账。

三、守正创新,善当住房保障“攻坚兵”

一是能够深化系统性调查研究。为了深化对襄阳市住房保障工作领域的调查研究,破解公租房运营管理发展中面临的难题,襄阳市住保中心在襄阳市住建局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及学习考察活动,切实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202323-28日,圆满完成湖北省住建厅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专项调研核查工作。2023222日至24日,高效完成保租房运营专项考察学习工作,通过积极借鉴上海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的政策经验、住房筹集、分配管理经验及运营管理经验,撰写了《学上海经验,蓄发展动能》的报告,指出了上海的主要经验做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启示。2023410日至12日,顺利完成公租房管理专项考察学习工作,通过重点考察学习研究武汉市、宜昌市在公租房运营管理工作中公租房租金标准制定、租金减免措施、违约处置清退及市场化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撰写了《深化系统调查研究 破解民生发展难题》的学习考察报告,指出了两地主要的经验做法,并结合襄阳实际提出了租金减免及差别化租金制定的具体意见建议,以此着力破解襄阳市在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中遇到的各类堵点难点。二是能够开创住房保障新局面。在2023年春季工作谋划部署会上,襄阳市住保中心提出了“一场观摩、两个创新、三个亮点”等工作措施,时刻做到在机遇中发展、在挑战中奋进。精心谋划以“住房保障惠民生,圆梦安居暖民心”为主题的全市首场公租房小区规范管理观摩会,打通公租房小区维修梗阻,探索推行公租房“适老”服务,如市第二房产房管所管理的祥瑞小区,通过安装“一键呼”装置,老人不仅可以预约理疗、送餐等服务,还可以申报室内设施维护、家具家电维修、上门理发、家政等服务,实现24小时居家式养老服务的保障房管理新模式,形成全方位对高龄老人、重度残疾人的关爱,让生活在公租房里的住户住更舒适更安心。三是青隽城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建设实现“高标准”。青隽城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建筑面积42.48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20.79亿元,建成后可提供人才公寓4389套,襄阳市住保中心通过严格规范建设程序,极力争取各项建设资金,全力以赴推进青隽城项目建设,确保了项目按照既定目标推进。为把该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襄阳市住保中心探索实行制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及疫情防控等管理,对项目安全、质量、进度等问题实行现场审核、现场把关、现场解决,每周一督办,每周一审核,每月一考核,切实有效提升管理水平,该项目成功举行了襄十随神城市群(鄂西北片区)质量安全观摩交流会,并先后荣获了襄阳市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湖北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及全国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

四、坚守底线,勇当住房保障“防化兵”

为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效,襄阳市住保中心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强化政治学习、作风建设及党性锤炼,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并连续多年荣获“目标考核优胜单位”、“领导班子考核优秀单位”、“优秀基层党组织”等称号,襄阳市住保中心已成长为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敢作敢为的年轻干部队伍。一是提高政治修养,坚守精神高地。始终坚持将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不断强化学习,坚持从严要求。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襄阳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讲话精神、省委书记王蒙徽书记调研襄阳的讲话精神为要点,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新精神、新理论、新理念,推动学习成果转化,把自身优势转换为高质量发展住保事业的强大动力,切实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二是强化作风建设,廉政勤政为民。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奋进年“实干年”活动,制定《奋进清单》《实干清单》;将廉政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常态化开展廉政谈话,每周例会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定期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制作廉政宣传标语、提醒卡、台签,发放廉政提醒短信,讲廉政党课,并按照“业务开展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的总要求,在公租房摇号分配、采购招标等重大活动中,纪检委员及三重一大监督员全程监督,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三是加强党性锤炼,提升队伍素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开展困难党员慰问、卫生清理志愿服务、全民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以及疫情防控值守等活动,以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为主线,广泛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 春节慰问暖人心”活动、读书日“传承好家风、书香润襄阳”及“亲子共阅读、书香伴成长”活动、清明节“缅怀先烈学党史,不忘初心跟党走”活动、五四青年节“燃五四薪火,树清廉之风”廉政教育活动、六一儿童节“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用爱拖起明天的太阳”活动、建党节“七一慰问老党员 用心用情解民忧”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感。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襄阳市住保中心将以“拼”的精神、“抢”的劲头、“实”的作风、“快”的行动,推动襄阳住房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住房保障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