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探索“五式”工作法 推进破冰提能力
襄阳市城乡建设综合执法支队
省住建厅启动“破冰提能”行动以来,襄阳市城乡建设综合执法支队以实际导向激励担当作为,突出能力为先、执行为要、效能为上,以“五式”工作法为抓手,实施思想破冰、能力破冰、行动破冰、作风破冰行动,融为一体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实干年”活动,真正以过硬本领、优良作风、扎实成效,服务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
“先锋式”思想动员,激发昂扬战力。开展实干承诺活动,中层及以上干部20人作出实干承诺,制作成展板、周例会上宣读解读承诺,公开晾晒,率先垂范,接受全体干部职工监督,激发全员力量,形成拼搏“实干年”的良好氛围;坚持每天微信群晒成绩,每周例会点评,每月评出最佳党员示范奖、最佳意见建议奖、最佳创新创意奖、最佳执法实事奖、最佳执法风采奖“五个最佳”,挖掘细微的闪光点,树立身边的榜样,弘扬正能量,塑造精气神;在每月评“五个最佳”基础上,每季评定“实干之星”,年终综合评定“六大标兵”,即团结奋进标兵、争先创优标兵、精准办案标兵、宣传信息标兵、爱岗敬业标兵、文明执法标兵,树立标杆,把能力作风建设工作引向深入。
“清单式”闭合管理,破除瓶颈顽冰。探索实施“问题清单”闭合管理模式,实现清单明确、整改督办、台账销号全过程管控,推进违法违规案件查处。一方面是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开展业务培训会,业务骨干利用例会时间给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促进履职尽责,规范市场;从6月份开始全面开展一月三次“专家+检查+培训”活动,统筹兼顾燃气、建筑市场,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出规范实名制办法、实名制提质行动,夯实实名制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是提高解决问题的素养。明确问题清单,大队严格按照清单检查,及时填报,业务科室每周汇总;每周召开例会督办问题解决,形成闭环。
“融合式”执法稽查,促进提质提效。开展“飞行检查”推进全市市场监管“一盘棋”。为适应燃气市场流动性大、建筑市场一体化的形势需要,支队摸索实施新监管模式,成立了支队长为组长,分管燃气、建筑市场的副支队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稽查专班,将燃气、建筑市场行为执法稽查二合一。采取“四不两直”的“飞行检查”方式,对县区逐个进行建筑市场行为、实名制,燃气企业、工商业、公服用户工作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发《执法建议书》,及时交办各县市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全面落实整改,确保限期整改销号,提高检查质量和效率,减轻基层负担。
“组合式”服务提升,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首次轻微违法免处罚。积极落实2021年市住建局出台一系列住建领域包容审慎执法实施方案,对63种首次轻微违法情形,实行批评教育、提醒告诫、约谈指导、责令改正、行政建议等柔性监管与服务措施,引导市场主体主动纠错,正向激励,让执法更加人性化。二是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坚持“执法帮企业+执法护安全+执法优化环境”,推动襄城液化气站把《处罚决定书》张贴在厂区展板,让内部员工得到教育,让往来充气的居民对气站管理规定认可。三是主动作为,帮助企业修复信用。组建服务专班,对受到行政处罚,符合信用修复条件企业发出提醒函,统一收集资料,与相关部门协调,帮助企业恢复信用。同时,将助企塑信融入日常执法中,在下达行政处罚通知书的同时,发放《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宣传政策,提醒企业及时修复。四是发挥案件警示教育作用,启动第二批“以案说法”活动。在报社、官方公众号、官方网站上开辟“以案说法”专栏,定期发布支队办理的典型案例,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释法重点,从案情回放、法律分析和专家点评三部分讲述案件情况,普及法律知识,让法治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第二批“以案说法”拟发布20个典型案例。
“沉浸式”调查研究,直击问题要害。针对支队最突出的难点问题制定调研方案,开展实地调研,站稳人民立场。支队领导班子从规范文明执法、加强行业监管、加大部门招商、坚持精准办案、规范市场行为五个重点方面着手,利用小切口深入打通贯彻行政执法中的难点,深入一线调研,结合典型案例,分析问题、剖析原因,举一反三,解决企业操心事、群众烦心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