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襄阳正文

谷城:通过老旧小区改造 居民停车不再进退两难

2022-11-28 15:43:54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老旧小区停车泊位不足”的问题 ,曾是我县大部分老旧小区居民生活的常态,而停车难也是老旧小区改造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我县自2020年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以来,县住建局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充分盘活利用“边角地”“闲置地”,因地制宜新建停车场、施划停车泊位、加装非机动车棚,对小区车行线路进行重新规划等,共新增停车位1421个,较好地解决了居民停车进退两难的问题,受到了居民的普遍好评。

“见缝插针”建设小型停车场。我们根据小区实际,结合居民诉求,充分盘活利用“边角地”“闲置地”“小菜地”,因地制宜新建停车场6处。中药材家属院在改造之前,院内污水横流,乱搭乱建随处可见,“小菜地”等无人管理,车辆无处停放,经过改造,硬化了小区道路,增加了绿化苗木和健身设施,铺设了雨污分流的排水管网,利用“闲置地”“小菜地”建设了一处小型停车场,即美化了环境,解决了小区“停车难”问题,也为小区后期管理增加了“造血”功能;天正公司家属院内原有一片废弃的低矮房屋,长期无人管理已成为安全隐患,经过征求公司和居民意见后予以拆除,改建成停车场;县机关二院、老粮食加工厂院、老公安局院、西关街9号院等老旧小区也利用闲置场地改造成了停车场,极大地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同时,我们根据改造后增加车位的数量,推广“共享车位”理念,在新增的车位满足小区居民停车的基础上,将小区内多余的车位对社会开放,半小时内停车免费,超过半小时的按停车时间收费,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小区设施维护、人员工资、系统维护等方面。通过“共享车位”理念,在缓解双雄路步行街、西关街等商圈停车难题的同时,又为小区带来了收益。

拆除违建建设停车泊位。由于部分老旧小区属“三无小区”,长期无人管理,导致乱搭乱建较多,我们配合管房单位和社区,积极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对占用公共空间、影响小区形象的乱搭乱建和临时建筑予以拆除,拆除后的场地硬化改造成停车泊位等。三年来,拆除47个老旧小区的违建375处,共5200余平方米,新增了停车位1421个。其中:建陶厂家属院、粉阳商场家属院等老旧小区在改造前乱搭乱建占据了大量的小区道路和庭院,拆除后,打通了消防通道,施划了停车位。

建设非机动车停车棚解决乱停乱放。许多老旧小区,楼道里“满满当当”,绿化带上“横七竖八”,消防通道内“三五成群”,电动车乱停放问题小区居民十分闹心。老旧小区改造以来,本着“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原则,我们让居民群众广泛参与,聆听居民群众心声。经过“线上线下”收集改造意见建议300余条,整合后最终确定了10余个改造项目,其中建设电动车停车棚得票率较高,成为居民群众期盼的“实事”之一。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以楼栋为单位,一方面积极做好入户调查工作,征集设立电动车集中停放点的数量、位置等建议,另一方面对无牌电动车进行“拉网式”排查,对逾期未上牌的电动车以及无人认领、占道停放的“僵尸车”予以全面清理。最终在小区的楼栋旁、围墙边等合理区域,建设了电动车集中停车棚35个。在新建的电动车停车棚配备了充电线路、夜间照明等设备,不仅实现了电动车停放集中便利、管理有序,而且消除了火灾等安全隐患。

安装门禁规范停车秩序。老旧小区的安全问题,不仅是困扰居民群众的一块“心病”,也是现代化城市社会治理的一大“顽疾”。在我们改造的老旧小区中,有许多是“开放式”的三无小区,基础设施落后,乱停车现象一度严重存在,居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在实施改造过程中,居民群众对于增设车辆识别系统、道闸门岗的呼声很高,强烈表示希望能有一个安全、有序的小区环境。为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安全感,我们将安装小区门禁系统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的一项重要工程,邀请老党员、居民代表等开展座谈,共同讨论小区门禁系统安装的可行性、操作性,并公开招标实施建设,全程接受大家监督,做到工程质量有保证。除了安装门禁系统,小区还在重点区域配备了智能视频监控,让居民群众放心安心。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停车有序了、环境整洁了、监控装上了,住在这里感到安全又幸福。”许多居民为老旧小区改造竖起了大拇指。(付中学、张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