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建支队助力失信企业“重返赛道”
“宁可被处罚时多罚款,也不愿意上诚信平台”对于有失信行为而被列入诚信平台不良行为公示,很多企业产生了这种畏难情绪。2020年4月中旬襄阳市城建支队了解到一企业在一次投标中,因行政处罚在诚信平台上公示,被取消中标资格。听闻此事后,支队长常建国迅速带队到工地现场核实情况。原来,该企业在2019年1月因违反建筑法律法规受到过行政处罚,在国家企业信用网上公示了不良行为,虽已积极整改到位,但未下网恢复信用,仍无法参与市场竞争。
热心服务,深挖原由。企业一旦遭遇信用危机,该如何获得“新生”?秉承着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城建支队下定决心帮助失信企业重返“赛道”。在对多家企业进行走访后,发现企业对信用修复大多陌生,有的不重视,有的不了解流程,以致不良行为公示期满未能及时提交相应证明材料,申请下网修复信用,不良行为记录长期存在,对企业的形象和发展影响很大,施工企业参与投标难,建设单位融资难,已成为企业经营路上的重大“雷区”。
对症下药,助企塑信。支队把助力企业修复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摸索出系列信用修复机制:一是动态关注企业不良行为公示情况;二是引导企业信用整改,在下达处罚决定书的同时给企业送达《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引导企业及时进行信用修复。
一鼓作气,不留余力。了解情况后,城建支队迅速行动,成立服务专班,对市区企业进行走访调查,并对2016年至2019年期间被襄阳市住建系统行政处罚过的建设、施工、监理、造价、分包企业进行梳理,发现36家在不同平台公示的企业,已符合信用修复条件但没有及时修复。服务专班向企业发出提醒函,统一收集资料,协调相关信用公示部门,与住建、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中国平台等相关部门进行对接,主动服务。
当前,通过城建支队的帮扶和引导,36家企业共52个信用已修复。城建支队主动作为,思企业所思,大力查处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并推动企业重展活力,受到企业普遍好评的同时,也入选了2022年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