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襄阳正文

襄阳:率先完成生活垃圾分类 示范投放收集点年度建设任务

2022-07-11 15:39:38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截至2022年6月底,襄阳市东津新区坚持又好又快标准,率先完成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的6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投放收集点建设任务。

创新投入机制,资金保障“实”

东津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投放收集点建设工作,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积极探索覆盖全域环卫一体化机制,将环卫经营特许权授予东津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以市场化手段撬动环卫基础设施投入难题。示范点建设严格执行“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原则,统一实施建设点位指导,采取竞争性磋商的方式选取最优设计方案,前后投入约15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并于最短时间内完成验收投入使用。

着眼细处需求,建设标准“高”

一是因地制宜,合理选择设计方案。按照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的原则,示范点建设统筹考虑各小区的环境、地貌、功能布局等要素,做到“一小区一方案、一环境一特色”,确保建成后的收集点颜值高、适用性强,既不破坏小区内的现有布局,又能为小区环境增色。

二是严守标准,“八个一”要求不缩水。建成的分类示范投放收集点,占地面积按照标准要求约8㎡-12㎡,特殊小区满足特殊面积需求,设计功能具有完善的通风、通电和上下水设施,且达到“八个一”建设标准,即一处封闭式生活垃圾收集投放点、一套数量配比与垃圾产生量相适应的分类收集桶、一个洗手池、一台灭蚊灯、一套除臭设施、一个摄像头、一个宣传栏、一个责任公示牌。

三是提升细节,将便民利民做精做优。除满足“八个一”的建设标准外,辖区内标准化封闭式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房还增设了非接触式感应投放口、LED显示屏、高压冲洗系统、烟雾报警器、多点位室内地漏、积分兑换系统、称重系统、满溢报警、语音播报、刷卡扫码、人脸识别等功能。此外,分类收集房还对可回收物垃圾进行了二次分类,如玻璃类、废纸类、金属类、塑料类等,极大的提升了居民分类投放的便利性。

注重链条管理,分类收处“细”

把前端分类投放放在重中之重,根据辖区人口精准测算,制定了招募62名专职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工作计划。首批招募的30名督导员已经岗前统一培训,分配到各小区开展垃圾分类督导工作。在实行强制分类初期,每栋楼下均配备一名督导员,引导居民前往分类收集点投放垃圾;待居民分类习惯逐步形成后,撤走楼栋前值守的督导员,每个收集点位安排1名督导员“桶边值守”,宣传引导居民正确投放生活垃圾。在后期收运阶段,其他垃圾由环卫公司清运车辆收集运输至生活垃圾中转站;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由专业的环卫作业公司收运处理。其中,厨余垃圾每天清运时间为早上7:30-9:30,下午14:00-15:30,上午集中收运至开福路厨余设备处理站,下午集中收运至东津新区肖营厨余设备处理站;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被集中转运至暂存点。

配套措施健全,居民获得感“强”

为争取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各建成的示范点还增设了一套垃圾分类积分设备,引导居民通过正确的分类投放,累积个人垃圾分类积分。通过兑换系统,居民可凭借个人积分,在收集点自主兑换饮用水、香皂、环保垃圾袋等生活用品。“垃圾有去处,居民有回馈”,东津新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投放收集点的建成,不仅实现了小区生活垃圾变废为宝的良性循环,也极大提升了居民垃圾分类投放的积极性,使居民逐渐养成“垃圾要分类,投放要精准”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