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坚持法治思维方式 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
近日,襄阳市城管执法委主要领导带队赴各城区、开发区调研城市管理工作,推进落实市人大关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议案办理,强调城市管理质量直接关系民生和依法治理水平,必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紧扣问题小口切入,紧贴群众久久为功,全力在法治轨道上下足精细化管理的“绣花功夫”,用干净、整洁、有序、舒适的城市品质助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
城市管理法治化、精细化推进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的速度和高度。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续用力、不断深化,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要求,就要紧紧围绕让城市干净、整洁、有序、舒适的目标,狠抓任务具体化、责任清单化、时间节点化、落实项目化,把精治共治法治贯穿于城市管理执法全过程,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领域法规规章。加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方面的立法工作,深入开展立法调研、评估等工作,增强法规规章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导向,对机动车停车场管理、餐厨废弃物管理、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建筑垃圾治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修改完善,结合实际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对城市管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依法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切实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
其次,要不断促进严格规范执法。城市管理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这就更加要求在管理和执法过程中充分运用法律法规、制度、标准来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切实提高法律素养与执法水平。从生活垃圾分类、违法建设治理、市容环境整治、征迁工地管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着手,进一步落实好、执行好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规范执法行为,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时,要以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平台建设为契机,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加强科技赋能,强化数据源头治理,着力构建新型城市管理体系,推动由粗放到精细、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再次,要切实加强基层综合执法力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省、市关于推进街道赋权事项承接运行确认制度的工作要求,强化对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标准流程的统筹调度、监督指导,确保依法赋权、依法履职、依法担责。同时,进一步明确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与相关执法部门的职责边界,完善基层执法协同机制,加强执法保障力度,建立健全监督考核办法和相关标准,解决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推进基层综合执法法治化、规范化。
最后,要大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坚持教育培训提素质、优化作风树形象,巩固提升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执法为民理念;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城市管理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提升社会法治素养;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健全“以案释法”制度,积极开展“登门提醒”“上门送法”“网络普法”等活动,大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发挥特长优势,加强辐射推广,多点发力、创新驱动,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质增效奠定更为扎实的法治基础。(余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