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襄阳正文

襄阳:改出“幸福”生活 老街坊一家亲

2022-03-30 16:46:4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武钢退休职工张师傅前些年花大价钱在襄阳市内某高档小区购买了住房,襄州区肖湾街道襄钢社区东院小区改造工程完工后,他2021年带着全家搬了回来。

“左邻右舍住在一栋楼有20多年了,好相处。推不离,打不转,就差同吃一锅饭。自家单位家属院现在是“里儿、面儿”都好,是最好的住处。”张师傅高兴地说。

2021年,襄州区投资9509.348万元,完成28个老旧小区的基础配套改造。一个个在时代变迁中失去光彩的老旧小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资金有限 优先急难愁盼

“老旧小区需要改的地方很多,政府专项资金有限。以供水、电力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养老、托育、停车、便民、充电桩等民生设施为重点,优先改造。襄阳市襄州区住建局局长罗远鑫说。

居民刘支友在肖湾街道中亚社区生活了30多年。有一天,小区间歇式水泵向居民供水时,刘支友不在家。水龙头未关,造成家里被淹,水漏到楼下住户家中。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社区规范小区水泵供水,修缮屋顶防水;重新规划和新建雨污分流管网,硬化修复破损道路。

靓丽、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让社区居民收获满满的幸福。

改造完工后,肖湾街道中亚社区灯泡厂小区空出来的住房一年可以收取租金6000元。“以前环境不好,同样的房子一年租金连2000元都收不到。”面对社区干部的回访,居民张全华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树荫遮阳台,居家盼太阳。

张湾街道光荣路社区天使村小区种植的景观树有6层楼高。浓密的树荫让阳光很难照进阳台。

襄州区人民医院功能科B超室护士张艳家住天使村1楼,职业行为让她对阳光有特别的期待。“在家里看到太阳心情格外美,阳光能带走疲惫。”

“我们有晒被子的习惯,既温暖又杀菌”,襄州区人民医院工会干部牛豪慧说。

小区里有人自己拉绳子晒被子,影响小区美观。

对于晒被子的民生需求,到底是“堵”还是“疏”,光荣路社区在保护小区环境和晒被子之间寻找最大公约数。

修剪大树,新建不锈钢晾衣杆,解决晾晒难题。

乱搭乱建是老旧小区运行的痛点堵点。

违建房屋占用了公共场所,丰富公共服务的提升类改造跟不上。补上配套设施短板,让居民充满期待。

“别人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大家一起努力过好日子,拆除违建我们支持。”住在张湾街道汉津社区丽明化工二区的王大婶说。

经过不懈努力,共拆除私人搭建的各类棚屋85处,约1500多平米;拆除影响公共服务运营的车棚3间,废旧配电房1间,约400平米。

汉津社区党委充分利用小区公共服务场所,联合襄州区民政局设立老年幸福食堂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人人参与 推进治理现代化

襄州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功能,激活社区自治力量,真心倾听群众“小诉求”,诚心帮助群众解决“小困难”,热心调处群众“小矛盾”,用心解决群众“小麻烦”。

肖湾街道中亚社区建立社区居委会、居民自治小组和自办物业“三方联动”机制,商议和处理小区的大小事务,为辖区居民办实事。推行“菜单式”服务模式,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

邻里守望,“志愿服务”一家亲。襄钢社区东院小区居民杨改勤的丈夫、儿子均患有精神智力残疾。居民志愿者们经常到她家帮助整理家务、维修电器,和她拉家常,舒缓她的精神压力。真心实意的帮助,深深感动了杨改勤。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主动要求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将志愿者的温暖传递下去。

建立完善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和公共设施常态长效维护机制,促进小区治理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2022年2月15日,张湾街道汉津社区丽明化工二区召开业主大会选聘物业公司。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修建路灯、绿化带、垃圾箱等公共设施,管理维护不到位,导致破损严重。既影响功能发挥,又破坏了小区形象。现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设施管理,形成人人参与、爱护公共设施的强大合力。”张湾街道汉津社区副主任赵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