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城管“内外兼修”亮出“精细化管理城市”新貌
近年来,随着绿色生态发展持续推进“绿化”“净化”“亮化”“序化”四大工程,中外游客眼中的保康绿色山城风貌愈发古朴、清朗。这座绿色山城对外亮出了更具品质的“国际旅游城市”新貌,持续散发着熊绎故里的独特魅力和健康发展的无限活力。
围绕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两块“金招牌”如何不断发扬光大,近年来,保康县委、县政府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提出了建设“精致典雅绿色保康、创建旅游县城”的奋斗目标,保康城管抓环境综合整治和旅游环境秩序成为重点中心工作。
“市民在享受绿色山城带来效益的同时,更应该感受到的是保护生态、传承文化的责任;更应该满怀对绿色山城的敬畏之情,对后代的传承之责,把山城保护、发展得更好。”谈到山城的发展,近年来,保康县加大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在安全推进熊绎大道、修缮熊绎出巡、成功修建熊通路等文保工程的同时,将河西环城路打造成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四化”,全力打造绿色优美的环境。
保康城管通过实施综合管廊改造,实现山城的净化。启动了河西污水管网建设以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打造绿色山城“不夜城”的美景,实施亮化工程,提升山城内各主要街道与重要景点的夜景照明等级。特别是在重大节日期间向公众推出的3D灯光秀,实现了古城墙与光影特效的完美融合,为游客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享受。
与此同时,将投资3000余万元,规划实施古城街景提升、城门入口提升、新增若干“口袋公园”、环城内街绿化景观提升项目。
抠“细节”提升山城“颜值”
“从保康城中心沿着沿河公园边走边看了山城,感觉蛮好的,卫生、绿化、秩序都让人很舒心,确实是大景区的样子。”来自北京的胡女士拉着同伴,拿着自拍杆,与山城“合影”。
近年来,保康城管借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东风,确定了完成10件实事、完善4项机制、争创2个特色的目标任务,“序化”支撑提升山城颜值,打造“社区、景区、旅游区三区合一的”旅游县城。
行动中,“三长”联动、“三勤合一”、市场化运作等机制高效运转,保康城管精细管理城市,形成了众志成城“治脏”、因地制宜“治差”、齐心协力“保畅”、见缝插针“添绿”、基础设施“升级”、全民动手“美家”的攻坚热潮。
练“内功”提升山城内涵
山城“美颜”的同时,保康城管苦练“内功”,对照4A景区标准要求,着眼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实施“五整治、五提升”行动,推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保康城管紧盯全县4A、5A级景区,以“干字街”范围为重点整治区域,以旅游交通、餐饮住宿、导游提升、食品安全、票务管理、商户业态提升、违建整治、全民共建等为重点整治内容,加大管控力度。
目前,15家抬高“又见保康”售价的分销商被销户,218户店外经营摊贩被集中取缔,一批不规范运营和非法营运车辆被查处;清理山城内12处私设厕所,6名不当获取购物场所回扣的讲解员、导游被禁止从业,旅游商品服务实现明码标价。
同时,保康城管也更加注重服务品质与国际标准接轨。对景区内卫生间、残疾人通道、母婴室各种硬件设施按照5A标准完善;游客中心及各个旅游服务中心准备充电设施、饮用水、咨询资料等物品,为游客提供便民服务;具有讲解、互动和代步功能的“机器人导游”投入使用,也成为游客“热宠”。
“保康城管要立足‘国际范’和国家5A级景区的站位,提升景区整体功能,丰富古城旅游内涵,让‘人人是风景、家家是盆景’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一位来平游客都能感受到保康绿色山城的热情,给广大游客和居民打造视觉清朗、规范有序、整洁优美的城市空间,全面提升绿色山城形象。”(万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