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城管学史力行办实事
“终于不用捂着鼻子出门了,垃圾终于清理干净了。”3月9日,保康市民王女士开心地说。她通过数字化城管微信群反映,棉花仓库门口堆积了很多垃圾。当天下午,垃圾就被清理干净,地面整洁明亮,群众的心也跟着亮堂了。
学习党史,就是为了不忘初心,为群众办实事。路灯不亮、井盖缺失、垃圾堆积、占道经营……解决这些和群众幸福感密切相关的事,是保康县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的日常。
学史力行,实事办实。县数字化城管中心在攻坚克难上见真章,在担当作为中求实效,把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牢牢放在学史力行上,放在为民疏困解难上。日均采集案件100余件、接听电话10余个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难题有处“说”。城管热线24小时在线,实时记录、处理、办结、回访群众反映。同时,智信App能让群众直接将身边问题反映到数字化城管平台,进度可查询,实现对问题的全程追踪。
乱象“早”发现。全年无休,风雨无阻,200余名信息采集员每天早七晚九不间断巡查,发现城市管理问题立即上报,配合数字化城管平台的视频监控、高空瞭望系统等,全覆盖“扫描”城市各类疑难杂症。据统计,2022年已发现并处理群众反映问题1500余件。
问题及时“办”。县数字化城管中心建立起科学的“四级链条”案件处办机制,平台负责城管问题的立案、派遣、指挥等工作。各相关责任单位接收平台指令,组织落实问题,各社区参与城市管理,环环相扣、层层落实,确保案件有人管、民生有回响。
运转“全”知道。2022年升级了智慧城管平台,让3225平方公里的每个井盖等城市部件都有“坐标”和“身份证”。共享县公安局数据资源,整合城管系统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对全县道路、交通、建筑工地方方面面的实时感知和动态监管。
“数字化城管的每一件事都连着民生。聚焦群众思盼,紧盯民生实事,在办好‘小细节’中彰显民生‘大情怀’,让群众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得到更多实惠。”县数字化城管中心负责人表示。(万承权、曾柏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