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文明创建市政先行 八措并举实绩暖心
2021年是襄阳市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开局之年,也是筑牢基础年。襄阳市住建局市政管理处高度重视、积极部署,及时制定印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及《2021年创文工作安排》,细化分解创建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进程。2021年以来,市市政处紧紧围绕道路维护、排水防涝主责主业,围绕作风建设“服务年”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强化创建工作精细化水平,立足岗位服务群众办实事。
创文爱卫运动“不留死角”。积极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消毒、清理各泵站卫生死角22处,投放灭鼠设施21处,投放灭蟑药38处,控制冬蚊孳生地11个。迎接创文创卫复审工作期间,组织人员对檀溪路、前进路、邓城大道、朝阳路、钻石大道等30余条主、次干道集中投放灭鼠药、灭蟑剂,安装收水井防鼠网,共计燃放灭蟑烟剂1500余枚,投放灭鼠药900余包;全力开展排水设施清疏,共疏掏检查井3980座,疏掏收水井34361座,疏通管网86009米,冲洗支管410个,清淤泵站集水池3个;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公益职责,组织党员志愿者进社区义务疏掏7次,共计出动71人次,处理积水170余处。
道路巡视巡察“有据可依”。立足单位职能,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制定并完善《市政管理处道路巡视巡察管理办法》,通过指导规范道路巡视人员巡查行为、开展日常业务培训等举措切实提高巡查人员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全力打造“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行动速度快”的市政巡查队伍。同时,加强道路巡视巡察工作督办,强化道路开挖、恢复巡查监管,督促开挖单位施工中做好安全文明措施,督促商家做好自建人行道管理维护工作,积极同市行政审批局、各城区住建局等管理部门沟通协调,进一步理顺各方主体责任。组织下辖三个市政维护公司人员对市区主次干道、繁华商圈、人流量车流量大的场所周边等市政设施进行网格化巡查,横到边、直到角,全面统计市政设施破损情况,确保巡视巡察全覆盖。对于发现的问题随时拍照上传至“市政设施巡视巡察工作群”,做到快速分类,有效处置。
市政维修养护“精益求精”。根据道路实际情况及巡查结果,科学合理制定维修计划,对市区主次干道道路设施开展精细化维护,做到“修早、修小、修好”,保证市政设施完好率。针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组织专班对市区檀溪路、环城南路、环城东路、卧龙南路、前进路、春园西路、长虹路等主次干道的坑洼、车辙进行了铣创修补,维修沥青路面52362平方米,沥青灌缝近1万米;对檀溪路、长虹路、滨江大道、中原路、松鹤路、南街等重点路段松动、缺损的人行道、盲道及下陷、破损井箱盖进行了修复,维修人行道、盲道19386平方米,维修沿石532米,维护、更换隔离柱741根,更换、维修井箱盖556个(套)。同时,加强日常检查考核,通过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严格项目质量控制,每月针对维修工程量、设施完好率、安全文明施工等情况严格进行检查考核,确保维修养护质量达标、收获实效。
桥梁专项维修“对症下药”。一是对照创文标准,实施襄江、江山南路、铁路文化官、再尔广场等9座人行天桥维修。完成天桥锈蚀的钢结构除锈刷漆11870平方米;破损桥面拆除后重新铺装2730平方米;维修破损变形缝103米;拆除重装破损110PVC雨水管51米;平台踏步立面加钢板加固3.16吨;楼梯坡道缺失部位安装钢结构楼梯坡道0.14吨;天桥顶棚玻璃清洗550平方米、注胶500平方米;更换破损创文公益广告22块。二是按照检测报告建议,对东街东门桥实施专项维修加固,消除东门桥安全隐患,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正处于招标阶段。通过以上措施,切实有效地提高人行天桥的美观性、功能性与耐久性,保障了行人安全舒适便捷通行。
路名牌专项整治“循序渐进”。根据市地名办来文要求,按照创文标准对中心城区不规范路名牌进行全面摸排、综合整治。经排查,需对智慧巷、红中路、潘家沟路、熊家湾路等新建道路新增路名牌;对再尔广场人行天桥、大庆路小学人行天桥等天桥增设桥名牌;对长虹路、滨江路、檀溪路、环城南路等主要道路因车辆碰撞损坏、3M反光膜鼓起等破损路名牌进行维修或更换;按民政部门意见将双语路名牌更换为汉语路名牌。共需新增F型路名牌175个、T型路名牌5个、14座人行天桥桥名牌,更换破损3M反光膜568.34平方米,拆除不规范路名牌49个,维修路名牌20个。目前,正对不规范路名牌逐一进行整改,为市民游客提供准确出行指引。
窨井盖排查确保“脚下安全”。根据湖北省住建厅《关于印发<全省住建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市市政处对照创文标准,积极开展“井盖安全添保障”活动。先后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窨井盖进行三次大规模排查,共计排查窨井盖68059个,其中属于该处管理的窨井盖28894个。针对排查中发现存在下陷、异响、井盖破损、井周破损等问题的9530个窨井盖,积极向上报告,争取资金支持,逐步去“库存”。目前,已完成前进路、长虹路、邓城大道等12条主次干道2062个问题窨井盖的整改工作,计划在2023年底完成剩余整改工作,始终将行路安全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市民工单诉求“有呼必应”。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是市市政处对外反应的重点工作之一。2021年以来,该处着重提升应急处置工作效能和综合协调功能,进一步优化改进并及时完善12345工单处置流程,快速分析处置应急事件,切实保障公共安全。截至目前,共接办工单2004起,市政设施巡视巡察发现问题959起(其中道路问题290起,排水设施557起,井箱盖112起),外单位869起。接到工单后迅速判断,第一时间组织巡视巡察人员现场查看核实情况,对属于管辖范围内的积极整改、消除隐患,对属于外单位工作职责及时上报转接、加强沟通,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创文正能量传递“不遗余力”。针对再尔广场天桥处设置创文公益展板被人为折断破坏的不良行为,市市政处不讲条件,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维修,及时完成修复工作,避免不良影响进一步扩大。针对创文“十佳十差”、上级部门创文督办件等反馈问题,主动借助新闻媒体发声,勇敢揭露曝光破坏公共设施、违规违建等不文明行为,督促相关责任人、责任单位立行立改、消除影响,呼吁市民共同抵制,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同时,邀请记者现场跟踪报道市市政处“维修技能大比武”、新近购置设备实操培训、泵站管理创新工法、井箱盖更换规范展示、排水管网排查、防汛排涝抢险工作纪实等,向市民展示该处勇于创新、敢挑重任、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市政管理铁军风采,以实际行动切实提升市民满意度、幸福感。(武文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