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政处立足本职强服务 提速增效开新局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襄阳市市政管理处全体干部职工以“学史力行”为落脚点,提高认识、强化学习、学用结合、指导工作,紧抓单位“能力提升年”契机,不断内强素质、外强形象,开新局、补短板、强服务、办实事,助推襄阳市政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汉江流域中心城市。
以党史教育为契机,不断擦亮市政管理城市“颜面”
摸清家底搞服务。市市政处主要承担市区车行道宽度7米以上的道路日常管养工作,共有主、次干道及支路144条,总长度233千米,总面积730万平方米。同时,负责市区2.6万个窨井盖、24座雨水泵站、28座人行天桥、2座地下通道等附属设施的管理维护。随着城市骨架的不断拉大,市政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对市政管理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学习教育,进一步提升了市政管理处干部的政治站位和担当意识,在经费不足、人员较少、极端天气较多的困难面前,认真下足“锈花针”功夫,做好市政道路“精细化”维护。
摸清问题促整改。大家在埋头苦干、取得成绩的同时,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不能因为市政管理范围广、任务重、工作忙就放松理论知识、党史教育学习,更不能摆样子、走形式。截至目前,市市政处党委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讨论6次,基层党支部开展集中学习讨论80余次。要求每名党员干部要带头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同时,创新党史教育学习方式,将主题党日开在排水疏掏一线、道路养护一线、泵站管理一线,通过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讲党课、学党史,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开展教育,做到学用结合。各基层党支部也注重好素材、好材料收集整理,通过强化宣传报道,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工作竞争氛围。
摸清动向抓销号。大家在党史学习教育调研中了解到,有的职工满足于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对单位发展、自身工作现状思考不够,不关心、不进取的思想还时有存在。针对这一现象,处党委及时研究,要求业务科室修订完善考评细则,利用奖惩机制激发职工干事创业活力,打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消极思想,为职工打一剂“强心针”,并针对日常工作开展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整改销号。同时,强化日常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及个人提出表扬,着力选树出一批诸如“排水卫士”“施工能手”“模范班组”等先进典型,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约束自身,将党史教育和处中心工作统筹谋划、“双轮驱动”,实现双赢。
以年轻队伍为抓手,不断激发市政管理发展活力
既要发挥老同志优势,又要补充新鲜血液。市市政处成立时间较长,目前退休、在职人员比例已超过1:1,且大部分在职人员的年龄也相对偏大。2019年4月,该处开始尝试通过购买劳务的方式,弥补在编养护工人之不足。在加强日常专技培训时,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由经验丰富的技术标兵手把手培养新一代年轻技术骨干,着力培养出一批能够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同时,积极招聘一批年轻同志。近年来,共选聘了20余名土木工程、给排水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造价等专业人才,根据每位新职工自身情况,制定培养方案,因人施策。
既要不断“充电”又要及时“补钙”。市市政处党委要求年轻干部认真掌握党史教育、业务、法律法规等知识,吃透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给自身“充满电”;同时,主动提升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补足“担当尽责、攻坚克难”之钙。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引进来”就是合理利用QQ工作群、微信群、学习强国等载体定期推送党史教育、市政业务、最新的方针政策,诸如党的百年奋斗史、道路施工养护、防汛排涝经验做法、泵站管理先进理念等,职工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开展自学;同时定期开展“防汛演练”“安全操作培训”等“以练促战”,切实提升职工实战能力。“走出去”就是主动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及行业内先进的经验做法,强化优势、补齐短板。
既要“炒好招牌菜”,又要“擦亮单位名片”。市市政处注重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创文工作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疏掏下水道、义务安装隔离柱、义务修补破损路面等,彰显服务市民的理念,展示市政管理人的奉献与担当。同时,广泛征集各基层单位、机关科室意见,探索符合该处实际、代表该处工作理念的文化名片,展示市政管理人的攻坚克难、敢打敢拼的铁军风采,提升该处服务市民、服务城市的良好形象,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的荣誉感、归属感。此外,定期开展技能大比武,邀请参与城市道路挖掘修复工作的相关企业一并参与竞赛,通过技能比武,进一步激发了干部职工“创先争优”“一流服务”的工作热情,凝聚共同保护市政设施的统一共识。
以补足短板为目标,不断鼓足市政管理发展后劲
防汛排涝“软硬兼施”。作为城区防汛排涝主力军,除了按照预案开展日常演练、培训,还要提前做好“硬件”准备——防汛物资储备、机械维修保养、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同时,不断优化“软件”——提高忧患意识,考虑到各种突发状况,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不断完善优化应急处置预案,结合气象消息及摄像头拍摄道路、涵洞实况,准确研判、精准施策。日常巡视过程中,全面排查易涝积水点及可能忽视的潜在风险点,全力消除隐患。
泵站管理“打好组合拳”。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做到定人定岗;经常分析运行数据,做到心中有数;加大巡视检修力度,排查安全隐患、保障正常运转;定期开展业务及安全操作培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2021年,市市政处承担了城区渍水点改造、易积水路段管网专项清疏、泵站改造三大类22个子项防汛排涝应急建设任务。针对重点民生项目,组建专班,制定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通过近三个月的日夜奋战,及时完成了应急工程建设任务,满足了市区防汛排涝的工作需要。
道路维修“药到病除”。强化巡视管理,实行全天候、全覆盖巡查方式,对管辖内所有道路进行每日巡查。对巡视中发现的非市市政处管辖市政设施存在的问题,及时督办相关单位按期整改,消除隐患。创文创卫期间,市市政处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解决百姓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做好管理范围外的兜底工作,受到市民好评。同时,加强“市政110”热线与政府12345联动。2019年以来,该处共接到12345工单2934单,办结1660件,转办1274件,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武文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