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打好地域时间差 缓解城市停车难
如今,城市停车难已成为突出难点堵点痛点。2021年以来,襄阳市创新作为,打出“盘活空地、错时共享、智慧统筹”组合拳,新建1万余个停车泊位,整合1万余个错峰错时停车位,有效缓解了群众停车难、占道停车致交通拥堵等问题,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以社区为单元,盘活闲地划车位。土地从哪里来,是新建停车场中的普遍难题。襄阳市根据新老城区地域性质和人口密度差异,针对性地采取“待建空地深挖潜力,边角空地见缝插针,景观区域有机融合”方式,以社区为单元,摸清城区闲置用地底数,利用社区空台、空地、空厂房和拆违地块,既新增停车位,又控违治脏。按照“闲置地建永久停车场、收储待用地建临时停车场”的思路,调整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林荫建设规划,提高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停车设施建设配比标准。其中,襄阳市住房和城乡建局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拆除积存违建,腾退可利用公共空间建停车位上万个,打通了市民停车“最后一米”,受到一致好评。
以工休为窗口,打时间差调泊位。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利用休息时间错时免费向群众提供院内停车位,积极探索常态化开放机制。仅国庆期间,住建系统等数十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免费开放了5000余个停车泊位。针对小区、商圈停车位昼夜使用不均现象,鼓励小区停车场白天对外有偿开放,商圈地下车库夜间优惠开放,同时在市民集中居住区周边,城市次干道路段设置“潮汐车位”,供市民夜间免费停车。
以信息为抓手,一网通办找车位。建设打造“智慧襄阳城市停车APP”,显示引导停车场点位图,绿色表示有空余停车位,红色表示已满。打开手机,收费标准一目了然,一键导航,到场停车。线上线下结合,信息平台与管理中心对接,扩大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功能,市民通过微信公众号,可实时查询停车点位图和泊位使用情况,了解资费信息并线上支付,减少绕行、等待时间。在不易辨别方向的大型地下停车场,充分利用空车位指引、反向寻车引导等功能,引导驾驶员快速找到停车位,解决后顾之忧。
同时,全面启动停车行业“微腐败”问题治理,大力纠治行业不正之风,进一步缓解了停车难题,规范了城市管理。(孟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