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城建档案馆东津新馆正式开馆使用
2021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100周岁生日。过去的100年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100年,是风雨兼程、成就辉煌的100年,随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蒸蒸日上,城建档案事业也搭上城市建设的快车急驰向前。
2021年,也是襄阳市城建档案馆40岁的生日。5月10日,对该馆来说是一个极其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位于东津新区汉水路的新馆正式开馆。这是一座规模适度超前、功能设计合理、设施设备完善的馆库大楼,凝聚了各级领导对城建档案事业的关心和厚爱,也浸透着馆班子及全馆工作人员的汗水和智慧。它的投入使用,让襄阳市的城建档案有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家”,让市城建档案馆的馆库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也圆了几代城建档案工作者多年的梦想。
忆馆史,感党恩。在过去的40年里,市城建档案馆经历了三次搬迁。1981年建馆之初,办公条件很简陋,只有4间房间、二十几组档案柜,所存档案不足3000卷,查询利用还是手工检索。1989年搬至原市建委老办公楼,这是个四层建筑面积2000多平米的老式楼房,受建筑楼层荷载、面积限制不能安装多的密集架,总体也只能放置83组档案柜和6列密集架。截至2004年10月,库存档案27000多卷,查询利用为计算机结合手工检索。2004年11月,因库房无法满足档案存放数量,该馆又进行了第二次搬迁,从市建委老院搬至租用的第二建筑设计院办公楼,并逐渐增加库房面积,添置密集架,到2018年底共有73列,库房所存档案也达到153000卷。近十年来,作为湖北省省域副城市的襄阳在城市建设上高速发展,城建档案进馆数量也迅猛增加,库容也已无法满足库存要求。从2012年开始,市城建档案馆开始启动东津新馆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原市建委和市规划局等部门高度重视,在立项、选址、建设资金、项目施工和装修等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新馆于2019年顺利落成,经过两年的装修、搬迁准备,2021年5月10日,正式开馆使用。
此次搬迁是历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新馆库大楼共四层,总建筑面积达8800平方米(地上),能存放约100万卷档案。新馆库二、三楼都已安装了智能密集架,配备了高压系水雾消防系统和通风空调、智能安防等系统,功能先进设施设备完善。如今,每年整理入库上架档案达4万卷,实现了数字化加工和全文扫描,馆藏档案总量已达到226000卷;2020年对城建档案管理软件系统进行了再次升级,档案的整理、著录、扫描、审查验收及查阅利用等各项工作都变得更加科学、规范、便捷;馆藏档案利用率快速攀升,城建档案在襄阳市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并逐渐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
襄阳市城建档案馆40年发展史是一部在党的领导下不断砥砺前行的奋斗史,是一部与祖国共奋进不断见证辉煌的历史!踏上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全体工作人员要继续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时刻牢记为党守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笃定实干,奋力书写美丽襄阳建设的城建档案答卷,为襄阳市“一极两中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