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强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扎实开展
7月28日,南漳县“创卫”督导专班对城区水镜新界、徐庶还建房两个小区“创卫”工作存在的“脏、乱、差”问题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这是该县强督导、促“创卫”的一个缩影。2020年以来,南漳县以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完善为着力点,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贡献了城管力量。
领导重视,高位推进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城管、国土、文旅、商务、农村农业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城乡环境治理组”,统筹全县城乡环境卫生治理考评方案制定、宣传发动、行动落实、督办考核等工作。制定出台《南漳县城乡环境卫生治理考评方案》,对全县所有镇(区)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工作进行督办考核。明确整治任务。3月底,南漳县召开全县爱国卫生动员会,向全县人民发出了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的动员令,进一步明确了整治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县委主要领导高位推进,亲自到一线指导调研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查短板补弱项提要求,促进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强化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小喇叭、广播、微信群、横幅、流动宣传车等形式以最快速度向全县干群发出环境卫生整治“号召令”,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卫生健康意识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多媒体播起来、宣传条幅挂起来、大喇叭喊起来,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人人愿意参与、积极参与、争先参与的浓厚氛围,掀起了开展“干干净净站疫情,健健康康每一天”爱卫运动热潮。共悬挂宣传横幅400多条,张贴标语1000多张,发放宣传资料40000余份。
重点整治,强力推进
一是抓基础设施建设。克服财力紧张困难,累计筹措资金500余万元,新购置垃圾转运车辆13台,垃圾桶8500个,勾臂箱200个,新建垃圾屋8个、垃圾分类亭130多个,增加卫生保洁员50多名,有效的改善了环卫设施硬件不足的现状。二是突出城区环境治理。大力开展了道路“大清洗”、卫生“大扫除”、垃圾“大清运”、市容市貌“大整治”、环境“大消杀”、垃圾死角“大清零”行动,累计出动人员50000余人次,出动各类作业车辆500多台(次),共消灭垃圾死角30余处,清理垃圾4万余吨,对城区公厕、垃圾转运站、公交站台、市场周边环境开展消杀5000余次,清洗、消杀垃圾容器18000余次。三是开展农村全域整治。在全县12个镇(区)开展全区域环境整治,累计出动23000多人次,作业车辆4000多台次,无害化处理垃圾7400余吨,整改敞口垃圾池63个,拆除40个,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
严格督导,高效推进
一是全市暗访整改抓消号。跟踪整改市、县督办的80余处问题销号,确保了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取得实效。二是镇(区)环境治理抓排名,成立两个专班对12个镇(区)进行全方位督办检查,采取明察与暗访、评先与评差、通报批评和媒体曝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督导检查,实行督办问责制度,十天一次考核排名,建立红黑榜,县财政筹资60万元专项资金,疫情期间开展4次奖励排名,奖励第一镇(区)10万元、第二名5万元。三是城区12个网格抓打分,坚持每周五对县直各部门开展卫生大扫除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打分通报。同时,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对象的专项督查、重点督查,做到责任全覆盖、督查无死角,不断消除薄弱环节,对督察发现的问题,建立清单台账,实行销号整改,督导相关责任单位立行立改,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建立的卫生健康管理效益持续放大。(宋兴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