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守卡点护家园的那抹“城管蓝”
初春的气温依然寒凉,冷风吹过仙桃市彭场镇文化路,在各防疫卡点值守的城管队员们不由得紧了紧衣领。
从2月3日仙桃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四大队支援彭场镇值守文化路至今,已20多天了。文化路是彭场镇最为繁华的商业街,路上有5家无纺布企业,也是连接着仙彭公路的主干道。
目前,文化路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守,分两班轮流进行,每个班次值守12个小时。四大队城管队员们负责8点至20点时段。每日百余辆各类车辆通行证的检查、千余名出行人员的疏导规范,劝返无证出行居民、关停非居民生活必需店铺……每一项工作都不能有一丝差错。
过去的这些天,四大队城管队员浴“雪”奋战、风雨无阻,舍小家、顾大家,执着坚守在防疫卡点。
冲锋在前,老兵们的“战疫”情怀
“疫情就是命令,我是老兵,我不上谁上。”60岁的何艳斌家在西流河镇,春节前本已放假回了老家,想着趁春节也能享享天伦之乐。然而这个春节,疫情来势汹汹,形势严峻。接到防疫任务时,何艳斌没有一丝犹豫,火速收拾好行李,来到防疫一线。
与何艳斌一样守在彭场镇防疫卡点上还有解权发、刘洋等4名60左右的“两参”老兵。
在文化路南面卡点处有一段上下坡,卡点设在下坡一个十字路口处,从坡上下来的居民被劝返后,需要再次爬坡返回。考虑到居民爬坡太辛苦,解权发主动走到上坡处去宣传和劝导。
“对不起,您不能走。”和解权发用行动服务居民不一样的是,老兵刘洋则细声细语、谦谦有礼地劝返无证出行居民,一句“对不起”总在无形中化解着居民们因无法出行产生的不满和埋怨。
2月15日,气温骤降,仙桃下起大雪,值守环境更加恶劣。这几位老兵没有因为恶劣天气而退缩,同事们劝说让他们上巡逻车避避寒,他们总是摇摇手,说还能坚持。
“老当益壮!一站5、6个小时,都不喊一声累。”四大队纪检委员徐军说,他们甚至比不少年轻人都有毅力。“这次值守,这几位老兵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他们用实际行动鼓舞着我们所有人。”
润物无声,却传递出感染人心的巨大能量。
带伤坚持,“生病就是给抗疫添麻烦”
初春忽冷忽热的气温,给值守环境增加了不少难度。文化路5个卡点只有一处有帐篷,风雨中,值守人员无处可躲。但这没有击退他们战“疫”的决心,浴“雪”奋战,风雨兼程,每日12个小时的卡点值守他们日复一日坚持下来。
长时间站立和忙碌的工作,令徐军脚伤复发,控制高血压的药物也忘了吃。当晚便出现头疼、心慌等症状。“如果我病倒了,那不是给同事们增加负担吗?”徐军担心不已。
雪后的第二天,徐军不顾头疼和心慌,忍着像针扎一样疼痛的脚伤,准时准点地到达卡点。准时吃药、随身携带保温杯,他再不敢忘。他说:“非常时期我们生病,就是给国家、给人民、给抗疫添麻烦。”
阵阵寒风吹过,不少值守人员总会不自觉打喷嚏,这时一杯热水往往能驱散寒气为他们暖身。他们也相互叮嘱,每日必带热水。只是白天12个小时的坚守,常常不到下午,热水就喝完了。
“我烧了热水,送给你们喝!”一日下午,一名居住在卡点边上的老爹爹提着茶瓶为他们送来热水。老爹爹告诉值守人员,这段时间在楼上看到他们忙得脚不着地,吃饭都不能好好吃,他就想做点什么。“烧水之前我还担心你们不接受!你们值守真是不容易,热水都是小事,有需要就跟我说!”
老爹爹的热水,暖了值守人员的身,更暖了他们的心。他们说:“市民的理解,一扫我之前所有的疲累。为了市民和家人,我们要把战疫必胜的信念融入行动中,守护他们!”
攻坚克难,只为不断织密“战疫”防控网
四大队需值守文化路防疫卡点,管控彭场大道临街经营门面,配合各职能部门共同管控清水湾马路(临时)市场,新民路菜场临时摊点等经营秩序等工作,责任重大,容不得一丝马虎。
2月21日,一辆奥迪车冲卡私运口罩,值守人员反映迅速,及时拦下,人员、车辆均交由彭场派出所处理;一名无证出行人员强行冲卡,值守人员将人控制交由派出所处理后及时劝返………
证件物资检查不漏一辆车、凭证出入不漏一个人。一抹抹“城管蓝”配合镇政府,与各职能部门同舟共济,保证无纺布企业持证上班人员的有序进出,确保防护物资的顺利运输,不断地织密彭场“战疫”防控网。
吃饭,席地而坐,快速解决只为尽快投入岗位;巡逻,车不够,他们贡献出自家车辆;宣传,声音太小,自带喇叭循环播放,让居民引起重视。他们说,正是居民的理解和遵守汇聚成的一股股精神力量,支撑着他们“疫”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