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全力跑出咸宁城管“二次创业”加速度
2023年来,咸宁市城管执法委深入贯彻落实省住建厅“破冰提能”行动安排部署,重学习破思想、强服务提能力、重考核转作风,“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推进城市治理效能大提升,掀起了“解放思想、激扬担当、促进发展”的新热潮,全力跑出城管“二次创业”加速度。
把牢学习研究“方向盘”,碰撞思想“换脑筋”。一是以培促学。年初制定2023年度全委学习培训方案,覆盖500多名干部职工,推行“理论+业务”学习培训模式,坚持效果导向,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课程,将大调研活动完成的课题在“香城城管大讲堂”上呈现,目前已开讲6次;组织“互联网+监管”执法、执法规范化等培训1000余人次,执法队员办案能力不断提升。二是以研促学。召开“如何打造城管品牌,走在全省前列”、“机关效能提升”、城市管理总结、执法工作等专题座谈会,科室、二级单位及各县市区城管局围绕工作落实情况和城市管理建言献策,碰撞思想“换脑筋”,共同研究城市治理新思路。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各分管领导对其中新观点、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激荡思想火花,力破思想“固化”之冰。三是以赛促学。举办“筑梦香城 美在城管”主题演讲比赛,经过层层选拔,12名选手进入决赛,立足城管岗位,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表达对工作的热情坚守,展现城管队员攻坚克难、奋勇拼搏的良好风貌,激发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创业激情。四是以考促学。用考试检验学习成效,开展专题测试,环卫、园林、综合执法支队等8个二级单位主要考核《城市管理条例》等相关内容,机关更侧重公文写作等测试。
按下为民服务“快捷键”,拉高标杆“破难题”。一是树立问题导向。聚焦群众需求,对群众反映的停车难、飞线、占道经营等城市管理难点堵点进行分析研究,成立专题调研组,形成25个调研课题,委副县级以上领导每人至少牵头3项课题,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利用,切实为群众解决难题。定期开展“城市体检”,对市政公共设施、园林绿化、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全面排查,建立动态问题台账,协同电力、交警、住建等单位共同解决。二是坚持路长网格制。推行三级“路长制”,按照网格化、分片负责的方式进行全覆盖管理,各级路长徒步巡查责任路段,巡查中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置,不在责任范围内的上报指挥中心派遣相关责任单位处理,难以解决的问题逐级上报协商解决,用脚步丈量责任与担当。三是全力攻坚克难。7月份连下4场暴雨,500余人的防汛应急抢险队伍第一时间奔赴一线,将48处重点积水点位近800多个雨水篦盖子的支撑架全部打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水在人在,水退街净,全力打好防汛排涝保卫战;守护群众头顶上的安全,创新模式整治飞线,完成22条主次干道及周边27公里弱电入地,逐步实现“无线美好”;省垃圾分类现场会在咸宁召开,垃圾分类经验得到省厅、市委市政府一致肯定,打造垃圾分类咸宁“样板”;以“共同缔造”理念推进“美丽街区”“美好生活示范路”创建,历时2个月,抠细节、抓亮点、精打磨,将月亮湾改造成充满烟火气的网红街区;开展窨井盖整治,摸排全市问题井盖7660个,更换高标准井盖287个,问题井盖整治率13.28%,守护群众脚底下的安全。
用好激励考核“指挥棒”,拼搏赶超“转作风”。一方面构建“三大监督考核”体系。完善城市管理月度综合评价机制,每月排名通报和阶梯式奖惩,促进各地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掀起“补短板强弱项”的热潮,为群众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便利的出行环境;构建委系统内部监督考核体系,对委属 8 个单位进行考核排名,奖优罚劣,出台《协管员绩效考核积分奖励制管理办法》,将考评考核延伸协管员,激发创业内生动力;细化对市场化服务公司监督考核,每月量化打分,按得分情况兑现公共服务费,倒逼提高作业标准、提升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强化正向激励反向约束。举办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评出“城管之星”和“城管风采”,让干部职工学有榜样,做有标杆;召开湖北省垃圾分类现场会总结表彰大会,6人被推选至省级、市级表彰,10人在本系统内部表彰。采取专项检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多种方式,对委系统干部职工会风会纪和着装到岗等情况常态化监督检查,开展“空、蛮、懒、乱、假”专项整治和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跑起来”,营造拼搏赶超的良好氛围。(张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