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齐抓共管 共同发力 着力破解停车难
2023年,针对市城区停车难问题,咸宁市城管执法委直面突出矛盾,积极主动作为,细化工作举措,推进城区停车管理共商共治,有效破解停车难题。
向城市要空间,推动停车集约化用地。编制《城市道路路内停车位设置指南》,规范停车位施划设置标准。一是刚性提高新建小区车位配建标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对建成小区分类施策,以多种方式增加小区车位,今年计划增设5000个。咸安区计划改造44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后,预计增设停车位2000余个。二是利用空坪隙地增设车位。开展市容环境“大排查、大调研、大整治”活动和“脏乱差”地块整治。根据地块实际情况,如,长安大道福星城幼儿园旁地块硬化3000平方米,规划机动车停车位80个。三是以文化街、商业圈为中心,配套改建停车泊位。如,在提档升级后的月亮湾活力街区,通过综合改造升级,新增三处免费停车场,共140余个机动车停车泊位。四是推动“动静”态交通相结合。今年将继续推进双峰路与永安大道交叉口、红泉小学周边、武商量贩环岛等15个拥堵点整治工程,并完成双峰路综合改造工程,将退让空间与人行道空间一同打造,结合后退空间,合理设置停车位。通过这些堵点以及道路综合改造,提高道路利用率,规范通车秩序,有效改善市中心城区交通环境。截至5月底,全市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7500个,完成省厅目标任务5800个的129.3%(其中市中心城区累计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5703个)。
向管理要手段,盘活共享停车资源。一方面拟定《市城区住宅小区地下停车位租售成本参考价格标准》(征求意见稿)、《咸宁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区域机动车停车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咸宁市城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停车位(库)租售行为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并收集举报线索30余条,其中对桂泉花园等3个已查实“只售不租”问题的重点小区进行整治督办,盘活小区地下车库停车资源。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智慧停车建设,打造全城一个停车场。将全市公共停车泊位信息逐步接入“咸宁智慧停车”系统,通过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小程序、官方网站等,实现路内路外停车一体化、无感停车、信用支付、电子发票、线上办理停车月卡等功能,提升智慧停车整体便利性,增加城市整体停车周转率。截至目前,咸宁智慧停车系统已接入共175个停车场,19949个停车泊位信息共享互通。三是在咸宁智慧停车官微、咸宁人民广播电台、咸宁日报、香城都市报、云上咸宁等各类媒体发布停车相关新闻稿共计40篇,推出6次停车场、道路泊位月卡、充值满减、通停年卡等一系列优惠活动。
向宣传要理念,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市委直属机关工委联合市委文明办向市直机关广大党员发出《践行低碳绿色生活,共同缔造美好家园》的倡议,积极倡导推进零碳机关创建,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以“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绿色出行宣传月”等节点为契机,大力倡导绿色出行,树立“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的出行理念,践行“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135”出行方式,形成“我低碳、我光荣”“我运动、我健康”的浓厚氛围。(陈晓燕、李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