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脏乱差”地块整治取得初步成效
自中心城区“脏乱差”地块综合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咸宁市紧锣密鼓安排部署,有条不紊扎实推进。目前,此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整体销号率近10%,城市“疮疤”逐步重现洁净美。
深入排查摸底数。出台《市中心城区“脏乱差”地块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组建工作专班,深入中心城区44条主次干道、创文点位,利用无人机飞巡、现场查看等方式深入摸底,明确“脏乱差”地块具体路段、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权属单位及责任单位等内容,实行“一地一档”。中心城区共摸排144处“脏乱差”地块。
分类施策强整治。加强对出让地、收储地、集体用地和预留用地的管理,将“脏乱差”地块问题分为违规种菜、垃圾堆积、围挡破旧、私搭乱建、缺乏配套设施五大类,因地制宜分类整治。迅速启动清理、平整等工作,根据周边环境、资源、功能等综合情况合理利用,进行覆绿或“四小空间”改造,明确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和时限清单,一月一报,逐步销号。截至目前,66处“脏乱差”地块启动整治,其中,33处完成地表清理,14处已销号,共完成地表清理27万余平方米,覆绿6万余平方米,平整场地4万余平方米,拆除违建搭棚、围挡约0.6万平方米。
协同联动聚合力。“脏乱差”地块整治工作由市城管执法委牵头,市直相关责任单位具体推进。市城市建设提质攻坚指挥部统筹调度,定期通报整治工作进度,督促成员单位加快整治,保证整治实效。城管综合执法支队对地块内乱搭乱建等违规行为下达整改通知书,联合街道办、社区协助责任单位做好群众思想宣传工作,维护现场稳定。全市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密切协作,形成“脏乱差”地块整治的强大合力。(张冰、安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