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咸宁正文

咸宁:城市管理月度综合评价工作取得“四个一”成效

2022-01-13 10:44:25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2021年,咸宁市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市8个区域的城市管理工作共进行12次月度综合评价,共发现各类问题9833处,全年综合平均分90.72分。从各月问题数量变化趋势来看,问题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月度综合评价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激发了一股争先进位热潮。根据第三方机构每月综合评价的客观结果,对8个评价区域进行排名,得分情况在市级媒体公开,严格兑现首末名经济奖惩。同时,各县(市、区)对所辖乡(镇、办)集镇建成区每月进行综合考评并排名,首末名同步在市级媒体公布。严考核、严奖惩,给咸宁城市管理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每月动真碰硬,压责问责,考出了各级干部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也考出了知耻而后勇的干劲。

解决了一批突出民生问题。为给群众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便利的出行环境,各地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支持和保障公用设施维护和背街小巷改造,加大城市修补和改造力度,促进城市面貌提档升级。如,崇阳县投入1.5亿元升级改造城区临街立面和市政设施,投入300余万元整治城区破旧广告、一店多招。通城县完成13个老旧小区、4条街道、3个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新建、改造三类公共厕所24座,新增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3780个。赤壁市投入资金650万余元建成东风路等地段口袋公园6个,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咸安区整治改造背街小巷23条,修补破损路面11522平方米,刷黑路面14272平方米,维修缺失及破损窨井盖42个。咸宁高新区投资120万元完成栗林村还建点、璟湖世纪城、中建·咸宁之星、创业公寓等10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站)建设工作。

探索了一套长效管理机制。全市城市管理月度综合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了“指挥棒”作用,深入推进精致城市建设,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为各县(市、区)的城市管理工作一体化运作、系统化管理提供有力参考。如,通山县严格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社区(小区)网格化治理的模式,全域覆盖,交叉监管,与市级同步开展月度检查,得分情况在本级媒体曝光。崇阳县印发《城区商(住)户“门前三包”承诺书》,组建“文明卫生纠察队”,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和制止。通城县建立城管工作后进授牌机制,对县直包保管理责任单位开展月度考评,向排名末位或工作缓慢的单位颁发“蜗牛奖”,鞭策负面典型,整治不良作风。嘉鱼县严格执行“路长责任网格制”,明确“管理、作业、执法、责任”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和责任,基本实现城市治理全覆盖、无缝隙、无盲区。

形成了一盘棋大城管格局。全市城市管理月度综合评价机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促进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空前重视城市管理方面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和健全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块条共抓、延伸乡镇、全域覆盖”的“大城管”工作格局。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牵头,结合“多城同创”工作,对城市管理坚持一杆子到底、一揽子统筹,各部门共同发力,联合行动,现场办公,点位跟进,整改落实,有力促进城市管理提档升级。(赵丽红、郑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