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精准精细实施
近日,湖北省住建厅召开了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信息管理平台培训会,咸宁市在住建部垃圾分类信息填报系统中第三季度排名全省第三,同类小城市排名全省第一,超出全国同类城市91.2%。近年来,咸宁市创新举措、攻坚克难,走出一条具有咸宁特色“咸宁垃圾分类模式”。目前,市区建成778个小区中已有501个小区实行了垃圾分类,覆盖率65%。初步实现了环境改善、群众得益的双赢。
一是健全四项机制,强化工作保障。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推动作用,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咸宁市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咸宁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完善垃圾分类工作流程、硬件管理、收运规范等制度,严格落实“日巡查、周覆盖、月通报”,做到建章立制与过程管理相关统一。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围绕奖励干事,把月度、季度、年度考核结合起来,把内部考核和对垃圾分类运营公司的考核结合起来。完善信息报送机制,专人专职收集报送信息,严把填报信息质量关,对收集来的信息资料逐项审核。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分类意识。全方位、立体式宣传,不断扩大垃圾分类的影响力。在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垃圾分类62次,开展垃圾分类“六进”活动达56次,发放《咸宁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生活垃圾分类知识100问》6万余册,全面提高垃圾分类的知晓率。
三是完善环卫设施,夯实分类基础。咸宁市健全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物质基础。已建成日处理规模100吨的市城区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厂,实现易腐垃圾、厨余垃圾分类收集与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对接。所有有害垃圾全部由专门公司收运处置,实现了有害垃圾分类收集与危险废物处理有效衔接。建设可回收物利用中心,实现可回收物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的对接。
四是创建示范小区,以点带面铺开。政府购买服务建设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9个,2020年全部建成。2021年在进一步总结规范了示范小区“入户宣传、站岗式督导、定点定时清运分类垃圾”的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加快实施物业社区牵头管理、条块合作推进的模式,建成区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65%,市区建成垃圾分类亭100余个。
五是部门联动联管,强化监督指导。联合市机关服务中心等6部门印发了《咸宁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截至2021年底市(区)公共机构625家全部实现了垃圾分类。加强与市住建局的联动,将垃圾分类纳入红色物业管理范畴,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开展垃圾分类。(赵丽红、刘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