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咸宁正文

咸宁:市城管委​精准防控 筑牢疫情防线

2021-08-12 10:46:2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请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戴口罩、不聚集、一米距、勤洗手、讲卫生……”,8月3日18时许,咸宁市十六潭公园园区广播反复播放疫情防控宣传,进园的游客停下匆忙的脚步,下意识按照规定保持距离。十六潭公园入口处值班的余长江丝毫不敢松懈,密切地关注着入园的游客,“每一个人必须测温、扫行程码才能进入。”

全国各地疫情反弹,咸宁市城管执法委未雨绸缪,8月2日一上班,该委主任何宏辉就着手部署全委系统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各就其位、各负其责、精准防控,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业务工作统筹推进、同步落实。

精准布控,加强街面巡查管控力度

十六潭公园、水上乐园、市人民广场等景区相连,是夏季市民休闲打卡的好去处,傍晚时分人气爆满。面对当前疫情形势,如何防止因人群聚集增加疫病传播风险是摆在市城管执法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怎么办?全力落实各项措施,严把疫情防控关。8月3日,十六潭公园管理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十六潭公园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的公告》,利用园区广播音频全天候进行疫情防控宣传。设立疫情防控测温点4个,全面做好流动人员体温测量、健康码审核、戴口罩提示、人员密度控制等工作,本地市民扫码入园,外地游客凭近期核酸检测报告入园。8月4日开始,按照防疫指挥部要求,暂停园区便民点经营,暂停园区聚集性活动。

与此同时,城管执法队员全面强化了对中心城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和商业活动的巡查管控力度,劝导佩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认真落实了街面管理范围、管理时段“两个全覆盖”,实现主要街道、重点区域管理有序,严控人员集聚,减少传播风险。

精准消杀,落实重点场所消毒措施

为阻断生活垃圾传播疫情的途径,对城区73座公厕、5座垃圾中转站、142辆环卫作业车辆、800余个钩臂箱、3000余个果皮箱强化消毒杀菌措施,城区公厕及中转站坚持使用84消毒液1天4次消杀。同时,做好城区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的垃圾清扫清运工作,做到道路清扫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实现垃圾不积存、不过夜,日产日清。

加强共享单车运维管理,协调城区美团、青桔、小鱼、城发小龙等5家共享单车公司根据“共同防疫、不分彼此”原则,通过划分区域、分片包干等方式,每天不间断对城区单车进行消毒,并配备口罩、手套、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资,做好消毒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确保市民放心骑行。

精准管理,做好队伍内部防疫工作

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干部职工请休假和外出报备工作,及时掌握所有请休假和外出工作人员的动向,配合社区做好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干部职工核酸检测和隔离等工作;再次确认委系统干部职工疫苗接种情况,通知未完成疫苗接种的环卫工人和城管队员暂时年休不参与街面巡查和消杀。

加强办公场所管理,落实进出人员登记、体温测量、日常消毒等防疫措施,定期打扫卫生,做好清洁,保持室内通风,确保办公场所卫生整洁。加强宣传引导,普及防疫卫生知识,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随时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共筑免疫屏障。

市城管委党组成员率队对接包保网格西大街社区、东门社区,抽调精干力量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协助做好重点人群排查,场所巡查、小区值守等工作,增援社区疫情防控。同时,驻村干部主动作为,协助开展入户宣传、返村人员摸排等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