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咸宁正文

咸宁:一场讨薪官司赢得民心

2020-09-30 16:33:39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9月16日,嘉鱼县陆溪镇虎山村43位村民领到了拖欠三年多的劳务工资共计6.3万元。刚领到1500元工资的贫困户陈先来说:“感谢孙书记、感谢法院为我们主持公道,解决实际困难!”

“办法我来想”。 2018年11月的一天,十几位村民在村口准备搭公共汽车,说是要到县城去信访。咸宁市住房公积金中心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孙海泉发现后及时劝阻,让群众到驻村工作队坐下详细反映,原来这是一起欠薪事件。2017年6月,贺某在虎山村柳山湖承包了600多亩蔬菜基地,并雇请虎山村40多位村民务工,其中还有部分是贫困户。当村民催讨劳务工资时,贺某以经营亏损为由只出具了4张工资欠条,金额十多万元。“你们这样闹哄哄的解决不了问题”孙海泉说,“我帮你们想办法,信访需要材料,我来整理和起草申诉材料,你们派3个村民代表带材料去县里反映情况。”在嘉鱼县劳动监察大队,工作人员答复,此案为个人劳务纠纷,不属于企业(公司)欠薪,不在他们的解决范围,建议村民们向法院起诉。

“‘律师’我来当”。在孙海泉的陪同下,村民代表又来到了镇司法所咨询,希望有公益律师帮助打官司,但由于申请过程需要等待时间而且听说很多证据资料的收集还是需要村民自己去完成,村民期待的公益律师又指望不上了。此时贺某的电话已关机失联,但有村民反映,知道他的家庭住址。孙海泉又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在晚饭时间来到了贺某的家里,家里只有他的老婆和孩子,直到夜里十点钟也不见贺某的踪影,大家只好悻悻返回。在驻村工作队,村民们围座着商议讨薪对策。“我们要集体上访将事情闹大,政府部门不出面,我们就找他家人堵门催讨”群众议论纷纷。“现在连债务人都找不到,政府怎么出面帮忙解决?堵门催债不合法,莫让有理变无理”孙海泉劝导大家说。“孙书记,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我们辛苦打工的十多万元血汗钱真的要打水漂了?”村民无奈叹息道。望着村民们茫然的神态、无助的眼神,孙海泉决定自当“律师”带领村民向法院起诉。    

“开支我来垫”。2018年12月,由孙海泉起草的诉状递交到了所辖的镇人民法庭。法庭了解基本情况后,鉴于案情的难度,建议聘请专业律师代为诉讼。一位律师看过资料后说“先交5000元律师费,资料交给我受理。”“带村民第一次打官司,我对‘出钱打官司’压根就没有思想准备”孙海泉说,“也不能指望村民们掏腰包吧,想着如果有律师帮忙,也能省心省办,我就从自己的银行卡上垫付了5000元律师费。”2019年春节前夕,孙海泉和村民代表一起来询问律师起诉进度。“这个案子要收齐40多人的身份证和签名太难了,有的村民常年外出打工不在家,有的村民嫌弃金额小要放弃,有的村民嫌进度慢说律师只收钱不办事”律师说,“这个案子太难办,我把律师费全额退还,你们另请高明吧”。资料收不齐,律师不愿办,法院不受理,无奈之下,孙海泉接过了残缺不全的资料。此时,春节临近,外出务工人员陆续回村过年,孙海泉动员驻村工作队抓住时机,提前电话沟通,分户上门收集资料。对于金额小嫌麻烦自愿放弃的村民也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并写承诺书签字。2019年4月,在收集完毕全部43户村民资料后,法庭受理了此案。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找不到债务当事人贺某,需要在法院指定的全国性专业报纸上刊登起诉公告,公告费需要 5000元。对于村民来说,官司还没有开始打,又要交这么多公告费,官司能不能胜诉,就算胜诉了能不能拿到钱都是未知数,村民们埋着头一声不吭。孙海泉知道,这是村民们都不愿意再往外掏钱,确实是担心欠薪没拿到又倒贴进去一笔。村民们无奈叹息:“打官司太难了,这个官司没法打啊!”孙海泉召集村民商量对策:“案子已进展到法院愿意受理这个程度也是不容易的,大家别灰心,公告费的事,我向单位报告,争取领导支持。”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党组书记贾继平说:“群众的难事就是工作队的大事,为村民和贫困户打官司的钱,按报销程序从单位拨付的帮扶经费中解决。”刊发公告的报社要求先付钱后给发票,报销经费的镇财经所要求凭发票才能报账。两难之下,孙海泉又从自已的银行卡上垫交了5000元的公告费。2019年9月,在被告缺席的情况下,嘉鱼县人民法院判决村民胜诉,被告需要支付43位村民劳务工资合计103688元。

“兑现我来帮”。刚拿到胜诉判决书还没来得及高兴的村民又听说被告在外欠债多达几十万元,结果很可能是赢了官司拿不到钱,白忙活一回。村民的担心事,又成了孙海泉的紧急事,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民代表迅速向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程序。经了解,被告离婚且无私人财产,因其他债务纠纷,其工资账户和住房公积金账户已被冻结。好在法院将清欠农民工工资放在优先执行之列,但要等到其他债务纠纷冻结账户解冻后,才能启动此案的重新冻结和扣划程序。直到今年9月,市、县两级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密切配合法院成功扣划了被告的住房公积金,这才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在执行款发放现场,困难党员原村委会老干部罗会才说:“我这次兑款3483元,正好解决我和老伴看病的燃眉之急,着实感谢孙书记的帮忙,我真切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有的村民说要送锦旗,有的村民说要请吃饭,都被孙海泉谢绝。“村民的口碑是对我这个第一书记的肯定,也是我本应该做的工作。打官司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都坚持下来了”孙海泉说,“脱贫奔小康也追求公平正义的实现。此次扣划执行后,还下欠4万多元,驻村工作队和县法院仍将紧盯追办,力争早日兑现完毕,了确村民们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