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咸宁正文

咸宁:城市管理执法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2019-02-16 09:55:31 |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2月15日上午,咸宁市城管执法委召开城市管理执法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来自市、县(市区)两级城管执法、园林、环卫部门共300余名干部职工代表济济一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住房城乡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2019年城管执法作战路线图。

会议传达了2019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通报了2018年度县(市、区)城市管理工作综合考评情况,表彰了2018年度绩效管理综合考评优胜单位和优秀个人。

会议指出,2019年要按照省厅部署的“聚焦聚力城市品质提升,促进城市有机更新”的要求,明确咸宁2019年全市城管执法工作任务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坚持“街道卫士”、“以人民为中心”、“把城市当家建、把城市当家管”的理念,稳中求进、静心“绣花”,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维护、园林绿化和综合执法等各项工作水平,推进城市“共同缔造”,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会议强调,2019年要重点在五个方面“砥砺奋进”。

一是在体制改革落地落实方面砥砺奋进。进一步巩固和完善“1+1+3”管理模式,尽快成立综合执法支队,真正实现“一支队伍执法”。进一步发挥数字城管作用,完善对城管工作的考核通报、奖惩兑现制度,力争全市城市管理综合案件处置率达90%以上。进一步推进社会服务市场化改革,巩固环卫作业市场化、“牛皮癣”清理市场化、违停车辆拖移市场化、市政维修市场化4项成熟做法,完善监督考核,做好总结推广;同时要分步推进园林管养市场化改革和垃圾分类市场化改革。

二是在市容管理精细精准方面砥砺奋进。持续完善和落实错时、延时上下班,“日督、周播、月评”和“见事管事”三项长效机制。主动服务政府主导开展的各项赛事、重要活动和关键节点,以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创建活动,组织问题排查,清单式、节点式推进问题破解。持续推进渣土扬尘专项整治,充分利用好渣土扬尘子系统,开展经常性的联合检查执法。持续推进违停车辆专项整治,坚持应规尽规、应划尽划、应管尽管、应处尽处、应收尽收。认真开展“城管执法进小区”活动,增设执法中队,办好“城管执法进小区”活动试点,适时进行全面推广。

三是在城市形象创优创美方面砥砺奋进。推进公园城市园林建设,打造“美妆工程”。围绕“规划、建设、管养、出彩”的工作主线,巩固 “国家园林城市”成果,结合“咸宁市城市建设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和“咸宁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的任务要求,以绿色为本,以彩化提色,着绿装,披彩霞,谱写公园城市“美妆工程”的开篇之作。推进“小微”建设,打造“便民工程”。更加注重城市修补,加快推进小微停车场建设,施划临街停车泊位,加强对道路车辆停放的管理,助力构建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加快推进城市“小微”破损修补,巩固市政破损“即破即修”机制,维护好“城市家具”,做好城市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市民生产生活和城市运行安全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打造“暖心工程”。制定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整治实施方案和三年改造规划,2019年,市城区要完成全面排查摸底工作,建立改造项目库,改造提档升级老旧片区60个,整治维修背街小巷25条。推进示范路创建,打造“亮点工程”,重点完成金桂路、银桂路、十六潭路“省级美好示范路”创建工作,完成肖桥大道、书台街交通品质提升工程,完成同惠广场、中心花坛等堵点的改造升级。

四是在设施短板补足补齐方面砥砺奋进。落实《咸宁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加快完成垃圾中转站的新建改建。落实《咸宁市城区餐厨垃圾管理暂行办法》,初步建成1座日处理规模100吨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厂。出台《咸宁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初步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强力推进咸宁市(崇阳)静脉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全面缓解通城、通山、崇阳垃圾无害化处理压力。强力推进垃圾强制分类,全面启动浮山办事处全域垃圾分类。强力推进城镇“厕所革命”,认真落实《咸宁市城镇“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9年出台一个办法(城镇公厕管理办法),建设一批“示范公厕”,完善一个平台(“全国城市公厕云平台湖北子系统”),累计完成三年总任务的70%。

五是在综合执法规矩规范方面砥砺奋进。全面贯彻落实住建部《城市管理执法行为规范》,深入开展“执法规范年”活动,广泛开展“执法标兵”、“办案能手”评选活动,不断提高执法效能。加快出台《咸宁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咸宁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完善“律师驻队”工作机制,落实执法办案评议考核制度等五项制度,推进依法执法。创新执法方式,树立“科技+管理”的执法思维,充分利用数字城管指挥系统,推行“非接触性”执法。规范执法行为,严格规范着装、佩带执法标识和执法记录仪,严格执法车辆的管理,从严落实执法人员工作纪律,杜绝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严格执法标准,规范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一把尺子量到底”。加强执法监督,深化“放管服”改革,统筹推进行政执法事前公开与政务信息公开、权责清单公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全面加强对城管执法行为的监督,增强执法的公信力。(赵丽红、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