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孝感正文

云梦:老旧小区改造

2023-09-06 16:06:23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改造老旧小区  建设完整社区

2019年,云梦县正式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截至2022年底,共投入改造资金4.48亿元,累计争取中央旧改资金1.45亿元,完成124个老旧小区改造,房屋353栋,总建筑面积80.46万平方米,惠及住户9585户。

2023年,云梦县计划改造城北、城中、城南、梦泽4个片区,惠及130个小区、6787户居民,341栋房屋、建筑面积66.61万平方米,投资20352万元,已争取中央旧改资金2923万元。目前,完成9个小区旧改任务,其余小区拆违、弱电规整施工中。

2022年,云梦县申报的完整社区获批为省级试点,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全力推行“四区一体”建设模式,即将原来为小区改造而改造,转变为改造小区、辐射街区、配套社区、更新片区的建设模式,实现由好房子到好小区、好小区到好街区、好街区到好社区、好社区到好城区的“华丽转身”,让群众在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在省住建厅主办的“献礼二十大--我身边的旧改”全媒体大赛活动中,云梦参赛作品《重拾昨日幸福时光》荣获二等奖。2023年,全市住建领域现场会在云梦召开,市领导及其它县市区领导现场观摩了云梦老旧小区改造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按照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标准和技术导则,明确13项基础类改造内容,将楼本体节能改造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小区内供水、排水、供气等老旧管线改造作为重点优先列入改造菜单,严禁随意拆除老建筑、砍伐老树,守住现状绿化率不得降低等底线要求。

坚持用“小切口”赢得“大民心”。在立足老旧小区改造的基础上,注重小区周边环境的改造,延伸解决了小区周边功能不足的问题。如贯通了幸福片区35个小区的主动脉--渠正巷,完善了雨污分流、道路刷黑、路灯安装,解决了陈赵社区教师公寓、建新社区梦泽高中宿舍周边的排水及道路不畅的问题,由原来改造“小区孤岛”变为建设辐射大众的“幸福里”。

坚持由“我说了算”改成“商量着办”。服务屋顶漏水一直是一大顽疾,在汲取往年长沙自建房倒塌教训的基础上,不再是一彩钢一盖了之,而是与住户商量、分析利弊后,达成一套改造方案:原来是屋面漏水的,换檩条、换机瓦;是平面的,做防水。同时,对于顶层水压不够的问题,全部设计二次增压设备,自来水负责后期维护,小区解决泵房、接电及电费问题。

为确保改造后小区的长效管理,维护改造成果,县住建局和城关镇引导小区居民加强党建主导型业主委员会建设,健全完善管理规约,保障居民自治管理有序开展;引导小区引入物业服务企业,健全小区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现在的居民脸上看到久违的微笑,有些长期在外的居民准备重新搬回小区,部分居民准备重新装修房屋,享受小区改造成果。

改造完成的小区干净整洁,基础配套设施齐全,宜居安全的小区呈现在居民面前,以前的“脏乱差”现象一去不复返。

城关镇云台社区棉纺织厂小区作为原棉纺厂职工宿舍,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因年代久远,建设标准较低,功能配套不全,生活设施落后。2021年以来,棉纺厂小区改造17栋862户,惠及人口3262人,总投资2000余万元。2022年提升工程,小区南面路段铺设彩色沥青,新建停车位300个,绿化面积达1000平方米,建设小区活动室167平方米,健身活动广场2000平方米,设景观凉亭、休闲长廊、橡胶走道等,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小区改造后,我们的环境变好了,生活更方便了,住在这里很舒心!没有一户居民不满意的。”一位在云棉小区居住了几十年的阿姨高兴地说。

改造一新的云棉小区里,宽敞的路边摆着一个“云梦棉纺织厂物品展示柜”,留下原云梦棉纺厂企业的文化遗存,给人们留下弥足珍贵、十分难得的历史记忆实物。“总算有个可以回忆历史的东西了!”“在厂里干了那么多年,对工厂太有感情了。”“这个展示柜好,留住了我们老一辈云棉人的记忆。”小区居民感慨万千。

去年以来,城关镇肖李社区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做靓“面子”,更做实“里子”,以“心”焕“新”,让老旧小区实现“逆生长”,蝶变成居民的幸福家园。

依托市政力量对250米芒硝巷和630米西大路新修雨污管网,进行雨污分流,疏浚硬化80米排水渠,彻底解决了芒硝片区下雨淹水、污水横流的“老大难”问题。同时,空中“蜘蛛网” 全部上墙成条成线,增设人行彩虹步道,栽植了绿化树木,路面由原来的4米多加宽到了7米,道路升级让芒硝片区的颜值直线上升。同时积极争取巷道改造项目向内拓展,以“群众捐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方式对巷道进行升级改造。“巷道改造我们非常满意,现在路面干净又平整,出行很方便,还铺了透湿水泥,下雨也不会再积水。环境好了,邻居们都乐意在家门口一起纳凉聊天。”社区居民袁桂芬婆婆开心地说。昔日的破旧巷,如今已经变成了大家眼中的“幸福里”。

“平整宽敞的彩虹路、规范有序的停车位、美丽精致的小游园……这一年小区的变化很大,老百姓生活更幸福了。”城关肖李社区年过八旬的胡大立老人不由感叹,昔日的老旧小区如今焕然一新,住在这里越来越舒畅安逸,幸福感和获得感由心而生。

2024年,云梦拟申报1个片区,涉及2619户居民,103栋,建筑面积27.29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旧改小区前期摸排统计工作,正在进行立项审批等项目前期程序阶段。

今年是云梦推进旧城改造的攻坚年,是接受省级完整社区试点验收的冲刺年,更是实现云梦城市更新的关键年,为高质效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下步工作打算如下:  

一是推行“六项前置”,促平台搭建。建立“小区(居民)申请、社区推荐、属地审核、县工作领导小组审定”自下而上的项目生成机制和竞争性改造管理机制。经属地政府审核,报县政府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纳入年度改造计划安排实施。将“成立小区党组织、建立业委会、签订居民公约、拆除违法建筑、居民出资改造、接受后期物业管理”作为小区改造的竞争性条件,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宣传发动,夯实工作基础。指导业主委员会采取招标投标方式公开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探索建立健全“社区党委+小区党的工作小组或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公司”的小区管理工作机制,导入“五社”等社会服务中介组织,推动社区治理水平提升,切实破解小区难题、提供居民服务、强化居民联结,实现小区善治、多治。

二是推广“四区一体”,筑治理高地。落实“四区一体”的建设模式,突出“五补”,着重实施门房革命,发展“一店一早”、补齐“一菜一修”、服务好“一老一小”,全力建设“幸福云家”、当好“红色管家”、扮靓“城市驿家”,实现智慧化、适老化、人性化、绿色化城市建设目标,合力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政府统筹、条块协作、各部门齐抓共管的部门联系会议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破解难题。健全群众参与机制。建立多方参与、沟通顺畅的全过程协商共治机制。充分发动居民、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开展好意见征集、宣传动员、秩序引导、矛盾调处、文明施工、质量监督等工作,协调设计、施工、监理、物业等相关单位与居民做好沟通协商。继续借助创建的改造二维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一步摸准居民诉求、摸清短板弱项,让改造项目真落地、见高效。建立产权单位改造机制。产权(管理)单位动员业主参与改造、建立物业管理长效机制,加快推动所属老旧小区改造。产权(管理)单位在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后,方可退出小区管理。支持鼓励产权单位将自有房屋设施改建为便民服务设施或作为小区物业管理用房。因组织不力,造成不能改造或进度滞后不能按时完成改造的,小区改造经费由原产权(管理单位)负责。

三是推举“公司力量”,提服务品质。负建设责任。严格筛选施工队伍,探索创新公益事业项目发包模式,落实质量监管主责,不能“一包了之”、“一转了之”。合理安排实施计划和施工工期,减少雨季施工、冬期施工。每个小区施工工期原则上不超过2个月。担社会责任。探索组建城市物业管理运营集团,实行公司化运作,统筹、指导各机关、事业单位自管小区物业和财政付费的物业公司,全面接管“三无小区”、自建房小区,坚决消除管理“盲区”。扛经营责任。借助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居民勤劳之手,采取盘活资产、公司化运作、社会资本参入等多重手段,发展新兴业态,植入智慧停车、充电桩、无人售卖等经营性服务,做好旧改投资与收益这篇文章。(黄雷、胡佳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