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抓好垃圾分类“小切口” 书写田园城市建设“大文章”
云梦县补齐城市创建短板,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推动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扩面提质,助力田园城市建设,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1.强化党建引领。增强群众垃圾分类意识,开展“党建+”活动10余次,形成“党支部—党员—志愿者—村民”连锁带动效应,把垃圾分类聚集的共治力量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参与热情。开展“教育+”活动20余场,形成“引导好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良性互动。开展“媒介+”活动,向市民推送短信20余万条,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
2.提升设施保障。完善垃圾分类运行体系,以“项目争取一点、县镇补助一点、村集体和农户自筹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四级联动资金筹措模式,配置分类垃圾运输车176辆,设置两分类、三分类、四分类容器1488组,为保质完成垃圾分类目标奠定基础。
3.夯实分类减量。提高垃圾分类处理水平,前端撤除城区主次干道零散垃圾桶(箱)2000余个,按1000:1:1集并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屋(亭)102个、配备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130名、专职督导员35名,督促居民做好垃圾分类。中端实施定时定点定人定车定线上门收运。末端健全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设施,实行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等。在农村推行干湿分类源头减量分类,探索资源共享型、集约型、自用型三种湿垃圾就地沤肥还田处理模式。
4.优化考评奖惩。激励各级干部担当实干,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城市综合管理考核重要内容,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实绩考核。采取日常考评和暗访考评相结合方式,实行月考评、季通报,同步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复查清单。对分类较好的乡镇和小区,给予10—30万元设施建设和运营补贴,累计发放近120万元。(马常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