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武汉正文

武汉:将口袋公园建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2021-09-01 10:00:09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近年来,武汉市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围绕打造具有湿地花城特色的公园城市,积极推进口袋公园建设,不断补齐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这一关键短板,将口袋公园建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任务落地落实。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口袋公园约350个,初步形成布局均衡、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体系,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04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5%,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目标。

一是科学规划,众筹方案汇民智。学习上海、广州等先进城市经验,依据武汉市国土空间、绿地系统、城市微空间布局等规划,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科学确定口袋公园建设点位,精准制定口袋公园建设计划,实现公园绿地服务盲区全覆盖。同时,广泛听取市民的建议和意见,发动市民寻找身边的“巴掌地”,采取众筹方式征集设计方案,联合规划部门,两年来分两轮选取11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型、交通门户型和游憩型小微空间开展“众规武汉口袋公园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共吸引431个团队报名,经初选、“路演”、专家评定等环节,选出优胜方案付诸实施,将公众的智慧融入到设计方案中,推进口袋公园共建共享。

二是市区联动,因地制宜显特色。按照“市编导则、以区为主、部门参与”的原则,组织编制了口袋公园设计导则,针对居住社区、商办空间、文体场所、交通节点等不同场景,提出各类口袋公园建设要点。各区充分利用城中村拆迁地、小微绿地、城市边角地、闲置地等,通过见缝插绿、留白增绿、拆迁建绿,积极推进口袋公园建设。江汉区通过拆迁腾地,两年内“挤出”12块地建设口袋公园。汉阳区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口袋公园建设巧妙结合。东西湖区将长青街团结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门前的公共空间改造成为开放式口袋公园。硚口区将一处市民长期投诉的位于小区旁边的弃土堆场改造成“山坡”口袋公园。武汉地铁集团结合轨道交通地面站点建设,打造5座特色口袋公园。武汉城建集团结合友谊大道改造,将沿线的两块隙地打造为口袋公园。针对市民反映较多的增设老年人活动及儿童游戏设施的需求,打造了硚口区活力公园、滑板公园、江汉区复兴体育公园、绿柳路足球公园等口袋公园。在文化特色方面,打造了东西湖区书香拾光花园,年内还将再规划建设2座戏曲口袋公园。

三是精细管理,绣花功夫见实效。将口袋公园纳入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监管,实行诚信管理。建立项目竣工移交机制,口袋公园建成后,明确日常养管理单位,并纳入各区大城管考核范围,进行定期检查。目前,洪山、江岸、江汉等区正在进行网格化管理试点,将道路绿化、口袋公园等分片管理,定人定岗定责,2022年将在全市推广。同时,积极探索“园长制”、志愿服务管理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真正体现市民公园市民呵护的共享理念。近期,将集中开展口袋公园提升专项行动,对已建成的口袋公园开展“回头看”,并面向社会征集口袋公园名字,对口袋公园进行命名、设立界桩界牌。同时,根据实际需求,增设园路、坐凳、健身器材、路灯等基础设施,扩展服务功能,提升口袋公园的可达性、便民性,让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市民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