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武汉正文

武汉:加快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际湿地城市的创建工作

2021-08-26 16:51:04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为加快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际湿地城市,武汉市正在积极补短板、显特色、创品牌。截至目前,武汉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核心指标基本达到现有创建标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为42.07%、37.05%、14.04平方米);国际湿地城市也通过了国家专家组的考核,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正在进行最终评审。

一是补短板。重点解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将通过规划建绿、拆墙透绿、拆迁还绿等方式,利用城市建设的一些边角余料、闲置用地等,大力推广建设口袋公园、社区公园,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实施绿化提升,尽可能拓展城市生态空间。2025年,将新改建10个自然公园、20个郊野公园、60个城市公园、300个社区公园及口袋公园,重点建成中心城区40个湖泊公园。

二是显特色。为充分彰显武汉市“湿地花城”新特色,正在编制湿地花城实施方案及专项规划,除了加强沉湖等现有15处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的保护与修复外,还将建设80个湿地类型公园、50个小微湿地。同时,依托江河湖岸建设水岸花溪,打造20个特色花卉公园、30个花漾街区、100条特色景观路、150公里城市环线、高架快速路月季花道、300公顷花田花海。近期,正在对道路和公园的月季、紫薇等进行控花修剪,“十一”前后将再次迎来盛花期。

三是创品牌。近几年,已打造了互联网+义务植树、绿色驿站、公园大课堂、植物导师课等一批特色亮点,每年吸引近200万市民参与。后期,将持续、深入开展这些活动,新建绿色驿站300个,开展家庭园艺展、金秋菊展等品牌花展,以及公园文化季等各类生态文化活动2000场,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来,推进共建共享,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