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老旧小区“蝶变” 宜居城区“更新”
7月29日,汉阳区政协创新“知音圆桌会”协商模式,围绕全会建议案“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努力构建宜居城区新典范”课题,开展政协常委会议政协商。
本次专题协商会,首次邀请市政协智库特聘专家建言献策,首次邀请基层代表在常委会协商发言,凝聚多方智慧,共助“老”居民享受“新”生活。
近年来,汉阳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惠民生、促发展的重要工作全面推进。“十三五”时期,作为全市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区,汉阳起步早、动作快、效果好,改造工作获得群众广泛点赞。开局“十四五”,汉阳更开启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加速度”“升级版”,全区“一盘棋”整合资源、持续投入,大力抓好改造工作落实,有效解决民生痛点。
去年底,区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形成“关于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努力构建宜居城区新典范”的全会建议案并列入政协常委会议政协商课题。区委主要负责人亲自领办建议案,全方位统筹指挥,要求把全会建议案办理工作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有机结合。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现场督导调度,强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区政协全程监督、深度参与、有力推动。各办理部门对标对表,齐心协力、创新举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速提质。今年7月6日,全省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全覆盖现场推进会上,汉阳区委主要负责人就该区老旧小区专业化物业托管全覆盖的经验做法进行发言交流。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惠及千家万户、关系群众福祉的民生工程,也是扩内需促转型、稳投资增动能的发展工程,改的是环境,赢的是民心。”认真听取记录了专家、委员和基层代表的发言后,汉阳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汉阳区坚持早着手、全覆盖、高标准,全力推进老旧小区精准改造、科学改造、特色改造,着力让城区面貌更靓丽、居民群众更受益,加快建设宜居宜业新汉阳,努力为全市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贡献力量。下一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汉阳区将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持续用力、精准发力、不遗余力,切实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汉阳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全覆盖惠及20万人
老旧小区改造“汉阳模式”顺民意得民心
作为武汉三镇之一,近年来,汉阳区以党建引领,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改善老百姓住房条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来抓,起步早、覆盖广、投入大。
据统计,近几年来,针对符合改造政策条件的149个老旧小区,共计投入10亿余元,已完成了121个小区的基础改造,其中87个小区实施了综合改造,改造进度走在全市前列。与此同时,汉阳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全覆盖成为全省标杆,红色物业托管老旧小区数量达186个,惠及居民近20万人。
近年来,汉阳老旧小区改造绩效考核排名位居全市前列,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创新做法,广受全区人民认可,老旧小区改造“汉阳模式”也得到省、市大力推广,兄弟城市(区)纷纷来汉阳学习“取经”。
化压力为动力 顺应居民期待
“汉阳老旧小区存量不少,体量也大,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也较多,一些小区环境脏乱差、出行难停车难、房屋渗漏等问题一度十分突出,居民期盼改造的愿望十分强烈。”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的主办单位,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符合改造政策条件的共有149个,涉及房屋1066栋,住户57824户,建筑面积418.43万平方米。
“老旧小区问题错综复杂,居民诉求多样,施工环境复杂。”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是居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一方面是区级财力毕竟有限,难以一下子满足所有居民愿望,全区化压力为动力,创新提出“五优先”“四个一”工作机制,在全市各城区中第一个编制《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2019年,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中,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先后两次来汉阳区考察调研。2020年11月,全市老旧小区改造现场推进会在汉阳召开。
做好顶层设计 居民“点单”改造
7月接近尾声,汉阳区洲头街建港社区长航新村小区的改造工作进入最后施工阶段,“我们对小区改造提的要求和建议,如今都得到了落实!”小区居民李立海感叹。
据介绍,汉阳区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时,广泛征询居民群众意见,把民意摸清、问题找准,在此基础上编计划、定方案。
老旧小区存量大,哪些先改,哪些后改?汉阳区的做法是做到“五优先”,即问题集中突出、群众意愿强、党建基础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荐反映、改造后社会综合效费比高的优先安排改造,以此编制全区改造计划。
在此基础上,全区建好老旧小区项目库,建立每个老旧小区的电子档案,对各方面的要素进行量化打分,不搞“一刀切”,随时可以从项目库中提取数据,进行综合研判,做到客观公正。
具体实施时,实行“菜单式”操作。按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确定18项改造内容,形成《改造事项清单》和问卷向居民发放,由居民“点菜”,改什么、怎么改由大多数居民说了算。
推进连片改造 形成特色亮点
大体量、密度高的老旧小区,汉阳坚持连片改造。结合汉阳地域和历史文化特点,汉阳高标准编制汉阳区老旧小区改造“十四五”规划,明确汉阳老旧小区改造重点集中在“两线两片”(即鹦鹉大道沿线与汉阳古城亮点片区,汉阳大道沿线与王家湾商圈片区),连片改造、动态管理、有序推进。预计今年将全覆盖完成基础改造,“十四五”时期完成全部综合提升改造。
同时,发挥山水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的优势,汉阳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注重挖掘资源,坚持“一个小区,一个对应的方案”,把知音、“汉阳造”等特色文化元素融入老旧小区改造,通过微改造、微拆迁、微建设等方式,打造更多区域文化地标,让城市更好地留下记忆、留住乡愁,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汉阳,毛家堤小区建设知音文化广场、文化墙,受到居民好评,玫瑰西园小区改造突出“汉阳造”主题,建设百年工业风,越来越多的小区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形象。
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
一手抓老旧小区改造硬件提升,一手抓党建引领基层综合治理工程,在老旧小区环境刷新的同时,汉阳区也加快构筑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从2020年开始,汉阳区大力实施“区域化、网格化、信息化”“三化”党建工程,区委主要负责人全覆盖调研走遍全区116个社区,坚持前瞻、系统谋划部署,社区全覆盖下派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和主任助理,做实网格员专职化,强化力量保障。同时,区委组织部会同区房管局,指导安居兴业、正阳物业两家国有公益性物业公司,对全区11个街道186个老旧小区实现“红色物业”托管全覆盖。
2021年初,汉阳区全面启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5443行动计划”,全覆盖建强小区党组织,延伸治理末梢。社区工作者全部进入小区网格,组建红色工作队服务群众,建成363个小区党群服务驿站,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汉阳实践,努力做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汉阳区。
老旧小区改造如何把好事办好
基层代表提“痛点” 相关部门解“难点”
29日,汉阳区政协常委会会议上,不仅有区政协常委、委员到会听取建议案会办单位的汇报并提出意见建议,更邀请了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息息相关的街道、社区、居民、物业代表同相关部门互动交流。
相关代表们从各自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提出不少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针对这些问题,汉阳区建设局、房管局、汉阳市政等单位结合各自职能,逐一进行回应,表示居民群众的“痛点”正是需要加大工作力度解决的“难点”,欢迎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下一步将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把改造工作做到居民群众的心坎上。
改造施工如何少扰民?
健全工作机制 落细落实解难题
“老旧小区改造,很辛苦,把好事办好、让居民满意,不容易!”会上,琴断口街金龙花园社区书记肖丽芳说,自己既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参与者,也是小区居民的一员,所以非常能够理解工作中的艰辛和不易。
她说,改造老旧小区,拆违很难,改造方案众口难调,这些都是需要反复协调做工作来克服。她希望相关部门在改造期间能进一步优化施工流程,让拆违时间和改造时间尽量缩短,特别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尽量考虑周到,比如改造期间允许居民车辆在路边临时停车不贴罚单,让居民顺利度过施工阵痛期。
“肖书记的问题提得切中要害。”区房管局负责人回应表示,改造过程中的难点就是拆违和施工,需要进一步把工作流程衔接好,争取快进快出少扰民,努力从资金、制度两方面保证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对此,省政协委员、区政协常委、中铁大桥局副总工程师涂满明也建议,管线改造时一定要统筹协调好各类施工工期,争取一次改造到位,避免反复开挖改造,减少对居民群众生活的影响。他还提出,老旧小区改造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建设好建筑消防设施,整理好水电气管网,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环境好了 管理如何跟上?
聚焦公共空间 各方联动强治理
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后,硬件环境好了,但后续的管理、软环境如何跟上,也是现场极为关心的问题。
居民王晓松在洲头街建港社区长航新村小区居住有30多年,今年启动的改造工程已完成八成,硬件环境大为改善,现在他更关心的是,小区还能不能增加更多的养老功能设施,让大家下楼有地方转悠、锻炼。
负责相关改造工程的汉阳市政公司负责人回应,已经拿出相关方案,在剩下的改造过程中会注重增设休息坐凳、健身器材等,便利居民生活。
作为入驻小区的红色物业公司,安居兴业物业公司董事长方紫微提出,后期对街道社区和物业公司的权责划分希望能更清晰,“比如清洁方面,物业公司一般只负责清洁服务,保证公共区域环境干净整洁,但部分街道社区要求增加拖桶和垃圾清运工作”。
“我们会强化统筹协调,完善相关机制。”区房管局负责人表示,将召开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多方参与、共同商议、协调解决。
针对物业管理问题,区政协委员、民革区工委副主委、湖北天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志华建议,应突出党建引领,推动物业发展融入社会治理,一方面让物业企业参与改造全程,另一方面探索建立“菜单式”服务模式,优化“红黑榜”考评机制,助力物业服务全面提档升级。
网红街区如何打造好?
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整体提升城区品质
“汉阳玫瑰街是武汉知名网红美食街,但其周围很多老旧小区,环境卫生差、噪音扰民、道路设施破旧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街区形象,对整体改造需求迫切。”会上,江汉二桥街道办事处主任杨锐作为街道代表提出,希望能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把网红街区打造好,以提升城区形象和品质。
对此,区建设局负责人回应,玫瑰街整体改造提升工作已经列为2022年主要工作之一,将玫瑰美食街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有机结合在一起,联合打造汉阳特色亮点街区。
他透露,将结合二桥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对玫瑰街进行整体改造提升,改造范围为玫瑰街龙阳大道至玉龙路段。目前,建设局已组织专业设计机构开展方案研究工作,计划2021年完成玫瑰街整体改造方案,2022年组织项目实施。
届时,将对玫瑰街和周边老旧小区进行连片改造,涉及道路改造、排水系统完善、杆线入地美化、慢行系统完善、交通附属设施提升、海绵系统改造、智慧路灯建设、沿线景观绿化提升等系列工作。还会同步对玫瑰街沿线停车设施进行调查梳理,通过引进社会投资,合理布局停车场。
来源:长江日报(2021年7月30日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