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献礼建党100周年 一批涉水工程如期收官
近日,江北碧道、汉阳碧道、武昌八铺街堤江滩、石洋泵站、黄家湖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等46个涉水工程相继完工或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武汉市水务“6.30”节点工程进入收官阶段,将于6月底全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初露雏形
近期,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重点示范项目——江北碧道(二七长江大桥至新河河口段)连通及景观工程(简称“江北碧道”)主体工程正式完工。该工程位于长江左岸,建设范围上起二七长江大桥,下至新河河口,以朱家河为界,分为上下游两段,堤防长约8.5公里。该工程在保障城市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依托现有防汛道路与滩涂风光,充分尊重和保留自然滩涂基底,精心打造出一道原野苍茫、独具自然滩涂特色的景观廊道,向民众展示了多元化的长江文明、生态化的长江面貌、通达的滨水空间,填补了主城区内自然郊野型江滩公园的历史空白。
“拾缺补遗掇旧景,古韵新风话自然”。同样作为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项目之一的汉阳碧道(晴川阁至杨泗港段)连通及景观工程(简称“汉阳碧道”),上游与杨泗港集装箱码头相连,下游与晴川阁衔接。其建设面积19万平方米,由“三线”(汉阳江滩大道、特色游径、临江步道三条特色景观道)将“五景”创志码头、鹦鹉洲、水滴乐园、朝宗文化园、朝宗广场五个景观功能区、“多节点”(旱溪湿地、桥文化广场、综合运动场、大禹神话园等多个景观节点)串联起来共同打造朝宗文化走廊——汉阳江滩。目前,汉阳碧道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作为武昌江滩的收官之作,武昌区八铺街堤(鹦鹉洲大桥至杨泗港大桥段)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简称“八铺街堤江滩”)现已全面完工,区域堤防防洪能力进一步增强,市民也多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该工程位于鹦鹉洲长江大桥和杨泗港长江大桥之间,全长3.8公里。从当初堆满砂石的沙场变身芳草萋萋的林荫步道,八铺街堤江滩拥有开朗大气的滨江绿道空间,台地广场区、风帆广场区、望江吧台区放眼望去连成一线,为游人提供了宜人的亲水空间。
此外,江滩闸口改造及景观提升工程已于6月初全面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随着上述工程的建成,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已初露雏形,全市“两江四岸”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一批排涝保供工程相继投用
排涝水方面,近日,石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原石洋泵站位于蔡甸区石洋村,汇水主要来源于汉江路以东至姚家山工业园片区,原设计排涝流量仅2.3立方米/秒,逐渐不能满足周边区域的排涝需求,渍水时有发生。石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作为2020年汛后省级水利补短板项目,市、区两级提前谋划,抢抓工期,从开工建设到实现抽排仅用半年时间,体现了“石洋速度”。该泵站现设计排涝流量提升至15.2立方米/秒,周边区域的排涝压力极大缓解。通水抽排至今,石洋泵站已进行多次强降雨抢排,累计排水近260万立方米,有效调控了石洋湖水位,保障了石洋片区的排涝安全。
保供水方面,截至6月25日,备受市民关注的中心城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已完成308处,“6·30”节点任务如期完成。
水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加力推进
历时24个月,黄家湖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主体工程完工,具备通水条件。该工程位于武昌洪山区烽胜路以东,白沙五路以南。随着扩建的完成,黄家湖污水处理厂将新增20万吨/日的污水处理能力,可有效改善周边河湖水环境,助力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
此外,绣球山污水泵站及进出水管道工程主体工程完工,并实现顺利通水,南湖片区污水收集系统进一步完善。该工程位于东湖高新区,新建污水提升泵站1座、进水管道1.2公里,出水管道1.5公里。该项目在龙王嘴污水系统中承担了重要的“桥梁”角色,承接上游沿湖片区及龙王嘴收集系统南部片区的系统的污水,并通过压力管道转输到下游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处理,提高了周边区域污水处理效率。
目前,九峰渠连通工程已建成通水。作为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重要部分,九峰渠连通工程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该工程起于东湖吹笛景区,止于严西湖,全长2.16公里,渠口宽50米,设计流量30立方米/秒,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联通渠、船闸节制闸、桥梁、景观绿化、排水及相关配套工程。该工程涉及下穿7条铁路线,实施难度极大。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该渠道已建成通水。该渠道充分发挥了大东湖水系“湖泊群”作用,引水时可以将东沙湖的湖水调度进入严西湖,改善北湖水系的水质。汛期排涝时,也能将东湖的涝水排入严西湖,利用北湖的排涝能力分担中心城区压力。
与此同时,随着湖溪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完工,贯穿华中科技大学东校区的湖溪河也从一条“逢雨就内涝,无雨则黑臭”的臭水河变成了河道宽阔、水体清澈、景观优美的“幸福河”。湖溪河南起珞喻东路,北至喻家湖,全长1.53公里。湖溪河的治理,是全市全力攻坚黑臭水体整治的一个缩影,也是市校联合共治的典范。该项目采取系统治理的方法,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初期雨水处理工程、河道工程、沿线污水管道及排口截污工程、桥梁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道路及景观绿化工程、校区雨污分流及混错接改造工程等。该工程的完工,消除了水体黑臭,完善了区域排水系统,加大了排水防涝能力,改善了岸线绿化景观,提升了华中科技大学校内及周边河渠周边景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