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武汉正文

武汉:千名排水人员值守三镇街头

2021-05-14 09:31:05 |  楚天都市报 | 

千名排水人员值守三镇街头

东湖水位预降30厘米腾库容 昨日全市未出现渍水情况

13日,新一轮强降雨再度来袭。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武汉市防办及时预警,提前调度,各区、相关单位迅速集结,严阵以待,组织应急值守人员及抽排设备,加强城市主次干道、立交涵洞、老旧低洼渍水点等重要地段巡查值守。截至13日18时,武汉市、区水务部门共出动1000余人次巡查、值守人员,400余台次抽排设备、车辆,全市未出现渍水情况。

2人轻松值守

保利华都一切如常

13日下午4时许,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洪山区保利华都小区门口,此时雨已经小了很多。但由于这里地处“锅底”,四周地势较高处的雨水,还源源不断顺着马路汇集到路口。

记者观察发现,雨水流到井口后迅速通过地下快速排走,路面上几乎看不到积水。

在这个路口,记者没有看到排水队员,打电话一问才知道,仅有的两位排水队员在一街之隔的康卓新城小区门口。洪山区排水队抢险班长吴刚介绍,康卓新城小区门口的管道,是决定保利华都是否渍水的关键部位,因此安排了两位排水队员和一台龙吸水泵车值守在该处。

“经过系统整治,打通了到南湖的排水通道,保利华都这个老渍水点,以后基本上不再会渍水了。我们安排人和设备值守,主要是为了让周边居民安心。”吴刚告诉记者。而在去年梅雨季,这里最多时曾有80多名排水队员、8台大型设备进行抽排抢险。

管道提前疏浚

湖泊预降水位

位于武昌区的黄鹂路地下通道,在10日的强降雨中一度发生严重渍水封闭交通,直至当晚10时许才抢排完毕,成为当天武汉19个渍水点中最后一个退水的点位。

本轮降雨前,武汉市水务局明确要求,加强排水管、涵、渠,以及雨水收集口和检查井的清淤疏浚,重点关注5月10日渍水点位周边管网,及时修复上次降雨出现故障的设施、设备,加强在建工地巡查管理,及时清除阻水物,确保排水畅通。

江汉区水务和湖泊局排水队在全区12个易渍点位,安排70余人携带设备提前值守,应急队员随时待令。

武汉不少湖泊都具有天然的调蓄功能,降雨集中时,雨水先通过管涵进入湖泊留存,再通过泵站外排出江,能给排水留出一定的时间差。

13日,武汉市防汛部门调度东沙水系、汤逊湖水系、蔡甸东湖水系打开雨水排放闸门,相关人员加强雨水通道巡查,确保排水畅通;调度江南、罗家路等主要外排泵站持续抽排,腾出湖泊调蓄库容。本轮降雨前,东湖郭郑湖水位已提前降低,较5月10日下降了30厘米。

千人值守街头

全市未现渍水

13日上午,武汉市召开全市应对新一轮强对流天气视频调度会,要求各区、各部门按照“七个强化”标准,抓紧落实,全力迎战新一轮强对流天气,保障城市安全。武汉市水务局对全市排水防涝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明确了责任要求。下午,武汉市领导、武汉市水务局多位负责人前往罗家路泵站、官桥湖、新沟闸现场调度东湖水系腾库容,现场检查调研民族大道新竹路口渍水点、民院闸排口和龙王嘴污水处理厂排渍工作。

接到气象预警后,武汉市、区水务部门迅速响应。根据13日18时武汉市防办通报,本轮降雨中,武汉市、区水务部门共出动1000余人次巡查、值守人员,400余台次抽排设备、车辆,罗家路、新生路泵站等排涝泵站相继投入预排抽排。降雨期间,武汉全市整体情况良好,无渍水情况。

武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气象预报,接下来的几天还有连续降雨,水务部门全力以赴做好排水防涝各项工作,确保城市安全。若市民出行发现重大渍水情况,可拨打市长热线(12345)或水务热线(82734433)。(潘锡珩、廖宇智)

来源:楚天都市报(2021年5月14日A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