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县城管局园林工作纪实
打造精品绿化 扮靓城市容颜
——随县城管局园林工作纪实
自机构改革以来,随县城管局以“十三五”规划为引领,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载体,以绿化养护管理和质量监督为重点,扎实奋进,开拓创新,着力推动城区园林绿化有序发展,为提升城市品位增绿添彩。
打造“绿色城”,擦亮城市名片
2018年初,确立了随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的目标,县城管局作为主创单位,积极履行主创职责。一是把握“内情”做统筹。为确保首创成功,抽调专人成立创园工作专班,制定了创园责任清单,并将74个创园指标分解分类到23个相关部门,先后召开5次碰头会验收各单位软件资料和督办工作进程。二是对照标准补短板。在园林绿化硬件建设上,启动了樱花走廊和烈山湖风光带东岸内堤项目建设,保证了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三项指标达标。三是发动力量齐参与。为引导全县共创共建,县城管局邀请专人制作了县城园林绿化技术报告片,在全县大会上进行展播宣传,同时设立“创园”公益广告牌3块,悬挂宣传横幅10余条,发放宣传手册和倡议书2000余份,营造了“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经过三年努力争取,2020年4月21日,随县正式获得“省级园林县城”荣誉称号。
把牢“建设关”,确保景观质量
一是依规审批。严格按照《城市绿化实施办法》《随县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绿化用地面积审核办法》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办理行政审批手续。对建设项目绿化设施方案中绿地率不达标或者不按规划进行建设致使绿地面积减少的,一律下达整改通报,督促责任单位补植整改。2020年以来,先后办理3项绿化面积核准手续、2项绿化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和6项改变绿化用地性质审批手续,受到了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二是强化监督。派出质量监督人员对城区在建的11个绿化项目实施监督管理,重点检查各绿化项目苗木规格、构筑物和广场施工质量以及已完工绿地内苗木养护情况,并作好相应的质量监督记录。截至目前,针对11个绿化项目先后下达了督办通知22份,要求施工方及时整改到位,同时对烈山湖东岸内堤绿化工程进行了监督验收。
建好“护绿队”,提升管养水平
一是加强日常管理。实行“以钱养事”服务外包,将县城区内57万平方米绿化养护面积分5个标段,由绿化公司进行养护管理,并按照日巡查、周检查、月评比、末位惩戒的考核管理机制,对养护公司进行绩效考核和量化扣分,极大调动了工作积极性,提高了绿化养护管理水平。二是积极参与综合整治。根据全县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会议部署,明确城区绿化属地管理工作机制,拟定《园林绿化整治工作任务清单和作战图》,将工作任务分配到各养护路段,压实工作责任。同时开展拉网式清点排查,做好苗木修剪、补植、除草、保洁、施肥、浇水抗旱等工作,特别是针对绿化死角,加大清理管护力度,实现园林景观常新常绿。三是加大园林执法力度,坚持绿化巡查与畅通市民举报渠道相结合,及时纠正在绿地内乱堆乱放、乱泼乱倒和在绿化设施上乱刻乱画等不良习气,依法查处损坏花草树木和绿化设施、侵占绿地、不按规划进行绿化建设致使绿地面积减少等违法违规行为。2020年以来,共查处破坏绿化的违规行为6起,当场制止不良行为25起,有效保护和巩固了县城绿化成果。
当好“抢险员”,快速应急处置
由于2020年气候异常,暴雨不断,造成县城内多处滑坡、坍方、树木倒伏,绿化景观不同程度受损。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县城管局建立了快速应急处置机制,并坚持24小时专人值守,应对突发情况。特别是在炎帝大道边坡喷播出现多处滑坡和烈山湖西岸内堤二期城北路与烈山湖西路交界处绿化带下雨水井坍塌险情发生后,县城管局迅速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第一时间组织工人对游路进行紧急隔断,并放置安全警示牌,避免了二次灾害的发生。同时,适时组织施工人员对损毁绿化和设施进行修复。目前,已维修公园广场损坏玻璃栏杆4块,景观灯26盏,花坛文化石18平方米,广场游路铺装34平方米,铺设绿地内拉丝板23平方米,补植踩踏缺失的草坪83平方米、色块542平方米,补植乔灌木136株,集中清理县城区绿地内的杂物、垃圾共计18吨左右,并对公园张拉膜、廊架进行了一次清洗,城区绿化景观焕然一新。
创业难,守成更难。虽然在前期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接下来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下一步,县城管局将以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建立健全绿化管养长效机制,巩固好园林绿化建设成果,守好“责任田”,做好“护绿人”,为提升城市品质做出更大的贡献。(邹翔、徐玖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