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聚焦主责主业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竹溪县城管执法局聚焦主责主业,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提升市容环境卫生秩序。加强市容秩序管理和道路深度保洁,坚持市容环境“保长效”,重点部位“保时效”,整治提升“保高效”。大力开展背街小巷环境整治,突出重点治“脏”,全面治“乱”,集中治“差”。集中整治乱设广告、乱停乱放、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市容乱象。截至目前,累计清理卫生死角50余处,拆除违规户外广告牌匾400余块、清理橱窗贴字、乱贴广告13000余条、规范商户店外乱摆乱放3000余次、规范流动摊贩占道经营12000余次。
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在政府大院内新建停车场1个,施划停车泊位线10000余米,新增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22500余个。新建城市公厕3座,修复人行道破损地砖、道路路面10000余平方米,改造缘石坡道100余处,累计在城区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新安装路灯730余套,保障市民出行安全。补植行道树140余株,灌木4045㎡、草坪679㎡、藤本植物及红藤月季5400余株;在城区各主要路口摆放三色堇、万寿菊、海棠、矮牵牛等时令花卉20000余盆,安装绿化带防护栏7000余米,利用城市边角地建成“口袋公园”3座,城市绿化质效显著提升。
保障城镇燃气安全稳定。组织专班开展城镇燃气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力推动城镇燃气“瓶改管”和餐饮用户燃气“三件套”安装全部完成,管道气居民用户燃气“三件套”安装达1.29万户,安装率达88.1%,瓶装液化气居民用户燃气“三件套”已安装8610户,安装率达14.68%。开展联合检查20余次,对全县8家燃气经营、充装企业、3家学校、4家旅游景点、15家医院等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全年城镇燃气领域零安全事故发生,全县燃气物资储备供应充足。
落实公共厕所标准管理。严格执行“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周边净,无溢流、无蚊蝇、无臭味,水通、电通,灯明)标准,设置专人管理,明确保洁标准、保洁范围、冲洗次数和时间节点。加强对公厕运行管理的日常监管和指导,确保公厕设施设备完好和运行正常,营造良好如厕环境。同时,将公厕监督电话、开放时间、管理员和保洁员信息等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加强垃圾分类试点创建。深化城乡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建设,周密部署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全年共增加、更换垃圾治理设施设备600余套,开展垃圾分类宣传200余场次,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5个,创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村”134个,全县321个村全部推行垃圾分类。城乡累计分类出可回收物(再生资源)2.09万吨,占全年生活垃圾总量7.87万吨的26.6%,占全年应分类出可回收物2.75万吨的76%,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置行政村覆盖比例继续保持10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五五一九”模式被省乡村振兴局内刊发布全省推广。
强化渣土扬尘源头治理。坚持以行政立案查处为主,日常巡查劝导、堵源头整改管理为辅的原则,严格实行建筑垃圾(渣土)处置许可管理制度,强化建筑工地和建筑垃圾(渣土)消纳场地两个源头管理,在建设工地设置遮挡围栏、车辆冲洗设施,并安排专人现场督促清洗车辆,车体、车轮带泥不整洁、超载的、未取得建筑垃圾(渣土)处置手续的车辆不得出场,从源头上杜绝建筑垃圾(渣土)运输污染路面现象的发生。全年累计现场督促整改违规运输行为500余起,现场要求冲洗车辆230余台次,立案查处渣土运输车辆未覆盖沿途撒泄、污染城市道路案件30余起,处理随意堆放建筑垃圾160余起,城区渣土扬尘污染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深化餐饮油烟专项整治。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的相关要求,按照不定时间、不定地点、突击检查的方式组织专班对县城区餐饮门店油烟治理进行专项督导检查,通过进后厨、看实物、查台账资料等方式,重点对县城区群众反映问题强烈的大型餐饮门店及夜市烧烤进行随机抽样检查,查看油烟净化设备使用情况、日常维护清洗情况等,累计抽查45户餐饮门店,确保餐饮油烟整治取得实效。
畅通举报投诉共管渠道。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加大城市管理领域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理解、支持、参与城市管理。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依法快查快处,及时处理群众来电来访,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累计受理噪音、油烟污染投诉50余起,营造了城市管理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涂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