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绿地开放共享 亲近自然“零距离”
长期以来,爱护绿地是社会共识,保持距离是我们对待公园草地的“守则”。如今,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向深化,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后,在保护前提下有效利用绿地空间成为新的社会需求、民生期盼。
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属性,满足市民群众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的需求与期待,今年以来,十白绿地做为共享绿地向公众开放共享。
十白绿地位于城市外围,为市民朋友提供假期休闲的好去处。十白绿地的开放共享,让市民与自然更亲近,满足市民群众户外活动需求。其中近二万平方米的大草坪为市民开辟专区,针对开放区域设置各类活动,最大限度满足市民合理的户外体验需求。每逢晴朗的天气,草坪上晒太阳的市民、学步的小孩、在草坪上追飞盘的小狗……构成了一幅幅安静祥和的休闲画面。
绿地开放共享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满足不同人群的休闲、娱乐需求。绿地开放共享的同时,更要时时维护、强化管理、生态惠民。
打破公园绿地与市民的界限,开放共享只是第一步。要更好地发挥绿地生态功能和价值,形成更加开放融合的城市风貌,还需在加强管理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建立制度,共治共管。人流量大大增加,卫生保洁的难度也加大了,草坪踩踏带来的养护问题需要更加精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实施“一园一策”制度,对不同公园绿地采取不同措施,让养护管理有针对性。
绿地开放共享是体现城市文明进步之举,还需市民文明素质的坚实支撑。开放的绿地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同时也由广大人民群众共治。只有全民“共护”,才能更好“共享”。灵活方式鼓励大众人群、各界人士等参与绿地管理,试点开放园林绿地供群众使用,对不文明行为要严词制止。要让更多优质空间与人民开放共享,推动形成可持续良性循环,让生态资源释放更多民生红利,更好地为民服务。(汪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