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深入推进双高站沿线“五化”工程 提升城市品质内涵
根据十堰市委、市政府2023年度全市城建重点工作安排,十堰市城管执法委全力做好双高站沿线“五化”综合治理工作,提升城市品质,以实际工作彰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开展“净化”工程。一是加大整治范围内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力度,印发《关于迅速对“双高站”沿线违法建设进行排查摸底处置的通知》,督促两区开展“双高站”沿线违建核实查处工作,截至目前共拆除违建12处1825.97平方米。二是开展“双高沿线”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行动,成立专班,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加大网格员巡查频次,对沿线环境卫生问题进行系统摸排。印发督办通知,组织各区环卫部门对问题进行整改,累计交办重点问题12处,有效整改12处,整改销号率100%。三是开展“双高沿线”户外广告专项巡查督办工作,向各区及市直相关单位印发交办函4期,交办问题47起,累计督导拆除十堰大道、北京路、浙江路、仁威路等道路沿线违规设置的户外广告及招牌180余处。四是联合公安交管以及街办综合执法中心常态化对沿线人行道乱停乱放车辆进行清理整治,累计清理“僵尸车”3辆,规范劝导乱停放车辆890余台(次),暂扣拖移头盔缺失、破损以及乱停放共享单车1800余辆。
开展“绿化”工程。通过林相季相改造、山体修复、游园建设、道路品质提升,实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园林景观。推进十堰大道、北京路、浙江路等6条城市主干道道路景观提升,栽种三角梅、月季、茶花、桂花、松红梅等花灌木15个品种3万余株,绿化微改造3处,修剪乔灌木1.2万余株,清理树枝枯叶及绿化带各类垃圾36吨;在管辖范围的桥体、河岸、边坡、挡墙等处栽植高凌霄1500余株、矮凌霄1000余株、常春藤2000余株、爬山虎1000余株、油麻藤2000余株;消除绿化苗木缺株断垄、裸露地表、行道树枯死等问题,形成错落有致、色彩相宜、四季成景的城市绿化景观。
开展“美化”工程。组织人员对双高站沿线附属物进行排查,并联系相关单位确定权属。与十堰市自规局对接,确定改造范围用地属性,为后期改造奠定基础。同时组织十堰市城控园林设计有限公司踏勘全线,对沿线景观进行提升方案设计,目前设计方案正在优化。
开展“亮化”工程。开展以山体亮化、建筑亮化、重要节点亮化为主的“亮化”工程,设计方案以高铁站片区,高速路入口片区为亮化中心,以十堰大道,北京路、天津路、东风大道,发展大道、林荫大道、仁威路、浙江路为路景观轴线,以轴线沿线的游园、党政事业单位建筑、城市标志类建筑、山体为夜景亮化节点,以仙山,秀水,汽车城为主题,在夜景元素中融入道教文化,移民文化,汽车文化, 形成各具特色的夜景亮化景观群。对北京路立交桥安装融入十堰地域文化特色元素的夜景亮化灯,并加装以仙山,秀水,汽车城为主题的视频投影。
开展“优化”工程。一是踏勘现场,掌握基础数据。积极参与双高站区间道路的现场勘察工作,复核区间道路长度、宽度等现状数据,并组织道管所开展了十堰大道、北京延长线、发展大道、东风大道、林荫大道二号线、天津路路况调查,全面掌握了解道路服役状况和破损情况。二是积极谋划,储备改造项目。对照打造高品质景观大道的工作要求,制定十堰大道、北京延长线、发展大道、东风大道、林荫大道二号线、天津路等道路品质升级改造计划,积极争取纳入政府投资范畴。三是试点先行,推进示范段施工。3月8日—15日组织施工队伍对万达十字路口龙城府邸处127米的人行道进行示范段改造,共埋设钢带波纹管127米、安装道牙272米、铺设花岗岩地砖113.2平方米、铺设马蹄石45.8平方米、浇筑透水混凝土300余平方米,较好地完成了改造任务。
下一步,十堰市城管执法委将继续督促三区环卫部门加强保洁,深入开展户外广告、违法建设、“十乱”等治理行动,加强项目谋划,编制方案和规划设计,明确各分项建设主体和建设资金,加强项目落地实施,按照年度计划分期分批实施,在规划期内建成“三位一体”“多节点、多方位、多角度”的城市景观精品,提升城市品质内涵。(李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