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标本兼治提升农村“颜值”
竹山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首场硬仗,以“三清三改三绿”为抓手,以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为突破口,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着力提升农村“颜值”,取得明显成效。近日,竹山县荣获2019年全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单位。
科学谋划,系统推进。竹山县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任组长,26个县直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村人居环境协调小组,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责任分工方案》,压实责任部门职责任务。建立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与贫困村提升工程、危房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扶贫等项目统一规划,整体推进。2019年县本级部门预算投入相关项目资金2114万元,同比增加639万元,增长44%。
示范引领,依靠群众。广泛动员和组织驻村工作队、包保干部、镇村干部在精准扶贫“巡村访户”、入户包保“三同”等扶贫活动实践中,把庭院环境、卫生习惯和精神风貌改善作为重要宣讲内容,纳入贫困户脱贫综合评价体系、“十星级”农户的评选,培植了一批人居环境良好、群众风貌改善的村庄、庭院。竹山县麻家渡镇、宝丰镇、上庸镇等地坚持党员干部带头,每周四对集镇广场、街道等定期开展集中打扫,农村集中安置点建立定期清扫和保洁公示制度。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文明竹山30条》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村群众自觉参与村庄清洁行动。
加强督办,严格考核。采取季度考核和集中曝光的工作方式,全面加强对人居环境村庄清洁行动和生活垃圾治理的监督管理。围绕节后垃圾清零、存量垃圾点的整治、敞口垃圾池的改造和行政村“五有”达标情况,每季度进行明查暗访,对沿途垃圾堆放点进行全程记录,通过电视台、报纸、微信客户端等方式予以曝光公开,不断强化村庄清洁行动的媒体监督、群众监督。同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县委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开展集中巡查督办。
标本兼治,美丽宜居。统筹推进村庄环境改善、生态经济发展,致力盘活美丽乡村,不断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麻家渡镇总兵安等村围绕山水资源和“乡村、乡野、农耕、民俗、民宿”等特色元素,整治脏乱差的村庄环境,打造特色村落,实现“人居环境美”到“乡村经济、生态旅游齐发展”的蝶变。文峰太和等村不挖山、不填坑、不扒房、不砍树,以独特的自然环境、特色产业、民俗风情为村魂,让村庄融入大自然,实现了“田园变公园、农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成为美丽宜居村庄的竹山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