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十堰正文

十堰:97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全部达到一级A以上

2019-12-04 10:48:11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保生态、保水质任务十分艰巨。为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乡镇污水治理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用三年时间全力推进85个厂网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实现了乡镇污水治理全覆盖。

先行先试,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早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十堰市就投资近10亿元,率先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74座,世界污水处理传统主流及创新工艺中,有27种在十堰得以应用。但这一批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在运营中,普遍存在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等问题。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十堰市政府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以县为责任主体,通过公开招标或竞争性谈判,选择优质环保公司,力推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模式,对已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实行委托经营,工作成效得到国务院和住建部等五部委领导充分肯定,并要求在全国推广经验。

严格标准,扎实推进项目建设。2017年,十堰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投入10亿元,共筹划新、改建乡镇政府所在地污水处理厂85个(其中新建项目23个,提标升级项目62个),2019年进入攻坚冲刺阶段。按照省住建厅3月设备调试、6月试运行、 9月工程验收的“369”时间节点要求,十堰市住建局先后组织现场培训会、督办会、推进会15次,坚持一月一巡查、两月一通报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圆满完成厂区建设。全市85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建成投产,总共形成97座乡镇污水处理厂、12万吨每日的污水处理能力,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以上,全面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二是加快完善配套管网。围绕“应收尽收、应建尽建”的目标,新建乡镇污水管网499公里,重点加强入户管网建设力度,新建接户管网123.88公里,接入用户11.5万户,有效提升了乡镇污水管网有效覆盖率,同时对404.32公里老旧管网组织开展普查评估,废弃、停止使用无用管网长度4.96公里,修复管网55.9公里,保障乡镇污水管网安全稳定运行。

加强监管,确保规范运行。一是实现管网建设维护常态化。督促各地持续做好老旧管网查漏补缺,结合集镇建设和改造,以及厕所革命的不断推进,进一步提高管网接户覆盖率、清污分流率、入水水质达标率。二是确保收尾工程精细化,档案数据化。加快数据信息采集,逐步完善乡镇污水处理厂、管网、档案、运行“一张网”信息化管理。建立入水3项和出水6项的水质指标在线监测体系,与省住建厅联网实时上传数据。全市所有管井、管线数据定位拍照上传信息系统,累计录入主支管线644公里、管井1.66万座、接户井6366座,接户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19年底,将基本实现乡镇污水治理档案数据化、进度实时化、考核信息化。三是探索运营机制长效化。建立完善按绩效付费的长效运营管理机制,积极争取省级资金奖补,截至目前已争取省以奖代补资金1670余万元。 (吴迪、袁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