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十堰正文

十堰:市住建局荣获第二届湖北改革奖

2019-11-28 11:59:19 |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近日,第二届湖北改革奖揭晓,十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荣获第二届湖北改革奖(单位奖)。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批示:“向住建局表示祝贺!全市各地各部门要锐意改革创新,勇于实践探索,将改革进行到底,引向深入,形成更多的改革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据介绍,十堰市住建局荣获第二届“湖北改革奖”的主要缘由是该局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在推进地下管廊试点建设、探索管廊建设模式中,绩效显著。

2015年4月,十堰作为湖北省唯一入选城市,成为国家首批10座管廊试点城市之一。

“首批管廊试点城市落户十堰,来之不易。但如何高质量推进管廊建设、探索实践管廊落地生根,对十堰这座山地城市来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清甫说。

三年来,在国家部委和省住建厅的大力支持下,十堰市委、市政府统筹规划与发展,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将管廊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老工业城市改革规划相结合,编制管廊专项规划,规划一经通过,就严格执行和实施。按照近、中、远三期步骤,坚持把生态环保理念贯穿管廊建设始终,结合老城区改造、新区建设、生态修复、污水治理等重大项目实施,因地制宜规划舱位形式、断面尺寸,有序推进管廊建设,实现最大程度地集约节约;创造性采取工程措施,实现了地下管廊与已建成的1200公里的污水管网有效衔接,破解了山地城市污水管网入廊难题,构建了穿越老城区、连接新区、覆盖全部建成区的地下综合管廊体系。

十堰市领导高度重视管廊建设,高规格成立了21个职能部门、管线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管廊建设指挥部,邀请34名专家成立管廊专家委员会,建立了管廊建设周一例会制度、管廊运营例会制度,严格执行“十个到现场”工作措施。

作为管廊建设牵头部门,十堰市住建局党组多次将地下管廊建设纳入党组会(扩大)会议进行充分讨论,抽调3名县级干部分片分区进行包保负责,集中选调20名优秀专业干部参加项目建设的报批、征迁、协调和监管,成立了现场监管服务、管线入廊协调、路由调整报批、拆迁征地协调等工作专班。优选10名政治可靠、专业性强、实际工程经验丰富的专业干部进驻工地开展现场服务,代表政府方科学实施投资控制、工期控制和质量控制,为管廊试点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规范化、保姆式服务。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实力央企+专业咨询服务”工作机制,发挥政企攻坚优势,实现了管廊的快速推进,创造了单周结构一公里的“十堰速度”。

经过3年多的克难攻坚,十堰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了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规范化PPP模式,有效破解人才、资金、技术、机制等瓶颈,建成了总长53.3公里、辐射城区72平方公里管廊基础设施“地下大动脉”,并于2018年底顺利通过国家考评验收,成功入选财政部第四批PPP示范项目库,有力推动了城市经济转型发展,实现管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为全国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提供了“十堰样板”。为推进管线入廊,该市率先出台了管线入廊办法和地下管廊有偿使用收费标准。截至目前,管线入廊单位已达13个,入廊管线总长达到135公里。此外,市政项目建设“遍地开花”,城市建设绿色发展成效斐然。(袁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