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荆州正文

荆州:朝阳中队创新城市管理工作纪实​

2020-08-17 11:02:54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做好“绣花针” 绣出美荆州

荆州市沙市区城管执法局朝阳中队创新城市管理工作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作为城市管理者,如何下足“绣花”功夫,通过不断追求细节上的尽善尽美,让城市运行更有序、更安全,让城市空间更亮丽、更温馨?

在荆州市沙市区城管执法局党委与全局各股室、各中队负责人的一次面对面谈心会上,局党委书记、局长程洪松和大家讨论这些问题时,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要强化主动作为,创新思维,坚定不移推行‘721工作法’,不断将工作做细、做精,让‘绣花针’在城管工作中绣出风采。”

沙市区城管执法局朝阳中队就是一支喜欢跟“极致”较劲的城市管理队伍。大家在党员朱华的带领下,坚持“目标不变,方法多变”原则,将“从严管理”与“以情管理”深度结合,不断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方法,既树立了城管亲民好形象,又激发了群众自愿遵守城市规则的意识,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主动找事——“没有一个问题是孤立的”

6月底,一通投诉电话打到了朝阳中队,反映沙市区上海公馆某一楼住户私自搭建遮阳棚,希望城管部门予以拆除。

作为中队负责人,朱华带领队员第一时间到场查看,经核实无误后,多次上门做工作,动员这户居民完成了自拆。

到此,事情并未结束。

有着21年党龄的朱华,一直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今年4月份,他到朝阳中队任职后,带领队员们从多个细小问题着手,解决了辖区系列城市管理问题。他说,没有一个问题是孤立的,在工作中,只有主动出击,才能由点及面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这处已拆除的违建,朱华联想到了辖区整个封闭式小区的违建。凭着追求“极致”的执着,他积极联系沙市区城管执法局、朝阳街办和相关物业,采取由南向北、逐个整治、无人机协助巡查等工作方式,扎实开展了封闭式物业小区集中整治行动。不到一周时间,已完成辖区内佳境天城封闭式小区集中整治;完成上海公馆封闭式小区前期摸底调查、取证、责令整改和相关文书下达等工作,两个小区共依法拆除各类违法建设5处。

当然,在执法过程中,朱华从不对所有问题“一刀切”。今年7月29日,在无人机巡查过程中,他们发现某小区一处楼顶的蓝色顶棚疑似违建,便上门查看。后发现该处为水泵房,若不搭设遮盖物,会造成水泵裸露,为防止该水泵房遭受风吹日晒,他们并未现场责令拆除,而是要求物业进一步规范处置。此外,在违建摸排中,居民纷纷反映门前需要楼檐遮挡,否则雨水很容易淋入屋内。朱华和队员们在实地查看后,发现情况属实,便根据实际情况在限定规格的基础上,要求统一规范设置楼檐,获得群众一片叫好。

不以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是朱华一直以来的工作习惯。

沙市区红星路菜市场人流嘈杂,摊贩占道现象突出,朱华通过与菜贩交流,发现一味劝离不是良策,尤其是在疫后重振时期,更应该出台举措鼓励这些人靠双手营生。

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结合朝阳街道辖区城市管理实际,该中队以红星路市场为中心,在周边通道和部分街巷开始实行划线规范管理,限定区域、限定时间允许占道出店经营。同时安排专人进行值守劝导,对占道经营摊贩向开放作为占道经营的路段进行疏导,确保辖区主次干道干净、整洁、有序。

事实证明朝阳中队的这一举措是正确的。不久后,中央文明办发话:不将占道经营列入今年考核。紧接着,全国各地夜市经营摊点也开始有序放开,荆州市出台系列小摊贩疏导文件……

用心谋事-——“凡事必作于细,成于易”

“您好,请您不要乱丢垃圾。”在沙市区红星路,不管是商户乱倒垃圾,还是居民乱丢垃圾,第一次都会收到这样的口头警告。若是第二次,会收到温馨提示单,第三次,那就要接受真金白银的处罚了。

“目前,共处罚7起,其中1起乱泼污水,1起占道经营,5起乱倒垃圾。”朱华说,局党委多次强调“人人都要管环卫”,城市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过程,仅靠城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民参与。因此,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他选择了餐饮门店最多、管理难度最大的红星路作为“门前三包”示范路予以打造,以形成示范引领,以点带面促辖区市容市貌整体提升。

早上,菜市场门口车水马龙、摊位林立;晚上,夜市人头攒动、占道餐饮比比皆是,这红红红火、拥堵难行的红星路,要想打造干净整洁的示范路,谈何容易。

“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这不仅是一名党员的担当,更是对百姓诉求的回应。”今年5月份,朱华带领队员们开始了新一轮攻坚。

——研究制定“门前三包”试点方案,细化各级在推进“门前三包”示范路创建工作职责,做到目标统一、任务具体、责任明确;

——发放“杜绝乱丢乱扔 提高文明修养”倡议书,在红星路市场通道口、杨林提路与红星路交叉口设立两个宣传点,向   市民宣传“讲文明、讲卫生”良好习惯,提醒广大市民爱护市容环境卫生;

——与沿街商户重新签订“门前三包”管理协议书,进一步宣传商户在“门前三包”示范路创建中的包保范围及职责;

——组织6人整治专班,常态化与“门前三包”志愿者进行联合整治行动,重点治理创建路段行人乱扔乱丢、乱停乱放和沿街商户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等行为。

两个多月过去,红星路乱泼污水的少了,菜市场门口的拥堵消失了,商户们再不好意思不占道了……经过朝阳中队“情、理、法”相结合方法的管理,如今的红星路焕然一新。

真心做事——“人心换人心,黄土变成金”

在朱华心里,城市管理工作不能浮于表面,无论在哪一个环节都要扑下身子,真心做事。

晚上在豉湖路执勤巡查时,朱华发现附近小游园有一名残疾人在摆摊卖糖,了解到其生活拮据,便花双倍价钱买下了他一盒糖,并鼓励他到规定的区域去售卖,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他。

看到环卫工不易,朱华便积极向区总工会反映,并一户户走访商家,在辖区重新增加了一些“爱心驿站”,专供环卫工休息。

天气高温,朱华心疼城管队员们,便与彭坤钦等同事掏腰包买来绿豆、冰糖等,请队员家属为大家熬制绿豆汤,然后 再一一送到各路段执勤岗,从不间断。

……

“人心换人心,黄土变成金”朱华说,他是一名退役军人,在城管部门也工作了近20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朝阳中队打造成一支备受群众拥护的“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硬核”城管队伍。

朱华带出的队伍是出色的,对于家人,他却心存亏欠。

今年7月8日,他的女儿参加高考,恰逢梅雨汛期。

由于雨量过大,城中渍水无法短时间排尽,朱华所在的辖区五星三村、杨林堤路形成内涝,原本已请好假,答应女儿接送考场的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内涝排险工作,红肿的眼、磨烂的脚成为他防汛期间最真实的写照。

在西干渠(红星路—红门路)东段值守任务中,西干渠水已与路面持平,面对严峻形势,他带领队员搭建临时帐篷,加固加高西干渠子堤长约200米。

“洪水不退,我不退!”他每天值班到下半夜,严防死守,累计转移受灾居民80余人次,帮助居民生产自救约40余户。

“我是一名党员,在组织需要时,只能进不能退。”朱华这样要求自己,也源源不断把这种精神内核潜移默化传递给队员们。他说,保“大家”,才有“小家”,新时代城管人应该具备扛起这面大旗的担当,时刻不忘为群众真心做事。

现在,每天7时,朱华依然延续着第一个到办公室打扫卫生的习惯。当办公室工作人员8时到岗后,他已开着摩托车巡查在路上。正是因为他的以身作则,一直以来,朝阳中队没有一名队员迟到、早退、旷工,兢兢业业坚守在城管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