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记沙市区城管局执法队员吴杰
吴杰,荆州市沙市区城市管理执法局一名普通队员,日常负责市容秩序巡查工作。同时,他是局机关第三支部的一名普通党员。若不是单位整理人员信息,在疫情防控进入分区有序复工复产阶段后发现他仍在坚守阵地,大家都快忽略了他的存在。
80后的他是一名退伍军人,带着军人的英俊、潇洒加入城管队伍后,始终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已,听党指挥,敢打硬仗,闪闪发亮的党徽时刻在胸前,无论何时何地都听从组织安排,疫情防控期间当然也不例外。
1月28日,他接到领导电话:“我局目前是疫情防控成员单位,已成立环境整治专班,巡查控防需要人手,你能否立刻参加?”
“能!”他坚定的回答,不用任何思索。
“那么,你还是准备一下,跟家里商量商量,考虑清楚。一是你从荆州到沙市有近十公里路程,目前交通已经停运,你下班后巡查车辆只能停在单位;再就是工作有一定的危险程度,下班后家中要自行隔离防护,疫情不结束不撒离。”领导还是想给他考虑时间。
“不用考虑了,薛局,有共享单车,要没电了我就骑,每天提前一小时就够了。回家嘛,我跟老婆说晚点回来,暂时分床睡,房间隔开,她总是会支持我的!”
若有战,召必来!当即他就赶往单位报到,并迅速投入到巡查管理工作中,以军人的品质诠释了城管人的使命和责任感。
在到专班报到前,他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已在第一时间到居住社区(荆州区梅村社区)报到,并主动接受到小区入户调查和防疫值守任务。片区每一层楼,每一住户,每一居民,他都认真地做记载,并精准地测量每一位出入小区人员的体温,大家对他的服务都感到很满意:“有这样的帅哥替我们把关,我们信得过,我们一定能平安渡过疫情。”
来到专班后,他第一个任务是轮巡值守垃圾桶,检查垃圾桶消毒和清理清运情况。他协助环卫工人到各点投放口罩专用垃圾桶220个,除了对日常情况巡查,他和队员们对重点位置实行轮巡值守,一方面劝导大家将用过的口罩扔进专用垃圾桶,另一方面防止有拾荒者冒然拾取。他先是沿街宣传,遇到有捡拾垃圾的人员就反复叮嘱一定不要接近用过的口罩,然后在几个有拾荒人员流动的垃圾桶旁蹲守。夜晚,刺骨的寒风无情袭来,但他抗击疫情的信念丝毫没有动摇,“不看着这些废旧口罩安全地收运干净绝不收兵”。正是有了这样的坚守者,废弃口罩的收集与处理工作得以安澜。
随着疫情的升级,荆州市开始进入全面隔离消毒阶段,物资的搬运成了一个大问题。没有搬运工,但消毒用的特制药水、环卫工人的防护用口、紧急生活救援物资等都是要搬运的硬核货,必须即时运到。吴杰和几个年青的队员立即请命参加各项搬运工作:“我们年青,我们有力气,我们能开车,也能搬运,让我们为家乡父老出把力!”就这样,沙市区城管局在吴杰这群热血小伙子的努力下,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药水及物资的运送任务,使全城消毒等环境整治工作得以有序进行。
在荆州市党员干部齐上阵实行社区全封闭防控后,沙市区城管局协同公安、社区组成疫情防控劝导专班,对一些违反防控禁令的行为开展劝导工作,吴杰再次请命参加。全封闭状态下是严格禁止居民外出的,但仍有一些群众遇到临时困难,需要帮扶。2月26日16时许,吴杰在某小区巡逻时发现一位行动不方便的老人有中风病状,口齿不利,不能说话,走路不顺畅,可能迷失了方向。“您不用怕,我们帮您回家!”沟通多次后,吴杰柔和地对老人说:“您若能记得家的方向,就用手指一下,我来扶您走。”还好,老人还能用手指。吴杰和队员们扶着老人,停停走走,按照老人指的方向一步步探寻,通过近一个小时的寻找,终于找到了老人的居所,原来他是夹杂在运送物资的人员间意外走出家门的,现安全送回家中,吴杰长舒了一口气。
3月中旬,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的胜利,荆州市开始着手“外防输入,分区有序复工复产”防控策略。吴杰被紧急调到高速和长江大桥出入口防控疫情,主要任务是身着防护服对过往车辆司乘人员“健康码”、通行证及体温等情况进行检查、测量,有疑问的现场移专班处理。3月的天已然是桃花初开,莺歌燕舞,人们已经开始迫不急待地踏青游玩,享受阳光。但是,防控并未结束,卡口上的坚守者必须顶着闷热的防护服,起早贪黑,数千辆车都要检查无遗漏,每班次连续作战6小时,站到两腿都不能再弯屈。吴杰值守在路边石墩上匆忙进餐的照片清晰地告诉大家,有一群城管队员还在坚守着。“我们必须严防外部输入,所以我们的卡口防控很重要,疫情不完全结束,我们不能撤,没有全胜的集结号,我们不撤!”吴杰的话,是那么地坚定。
“没有全胜的集结号,我们不撤!”这是城管人战“疫”的初心,是守护这座城的力量源泉,看似一件件普通的工作,汇聚成一桩不普通的为人民服务之真爱。正是有了许许多多这样优秀的青年给我们带来这样崇高无尚的军人品质,才构建了和谐、稳定、强大的中国城管执法队伍,召必来,战必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