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掀起“一把扫帚扫到底,干干净净迎国庆”新热潮
“万人洁城” 城管人在行动
——荆州掀起“一把扫帚扫到底,干干净净迎国庆”新热潮
抓高位推进,全员参与的活动氛围日渐浓厚
一是高位推进,压实工作责任。4月26日,以市五城同创指挥部名义印发了《荆州市开展“一把扫帚扫到底,干干净净迎国庆”活动实施方案》;4月30日,荆州市副市长向斌主持召开全市“一把扫帚扫到底,干干净净迎国庆”电视电话工作动员推进会,明确了12项工作任务和责任单位,提出了工作要求。指挥部先后召开三次全体会议,大员上阵,进一步梳理清单,专门研究解决问题,全市建立了一套协调联动、行之有效的领导机制。二是积极动员,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以市“五创办”名义发通知)。机关干部、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定期上路大扫除;与党员、妇联、共青团、扶贫、教育、义工联等义务洁城活动相结合,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和农村,有序地集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3月以来,动员近6万余人次,开展专项整治活动260余次。三是广泛宣传,促使全民参与。坚持全媒体跟进、全方位发力。新闻宣传跟进,媒体宣传做到了全媒体融媒体全面宣传。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开展宣传68次,开辟“一把扫帚扫到底”、“我的城市我的家”、“细节之处看文明”等专栏,宣传先进典型、展示活动成效,进一步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率,营造全民参与“大扫除”活动的浓厚氛围。
抓环境整治,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一是全面推进主次干道深度保洁。在城区采取“夜间全方位机械清扫、白天精细化人工保洁”模式,变“扫路”为“洗路”。每天出动机械化洗扫、洒水、冲洗设备100余台,实施精细机械化作业与人工保洁实行无缝对接,实现清扫保洁作业全覆盖。二是加强门前三包管理。常态化对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杜绝店外摆放杂物、店外经营、倚门摆摊等不文明现象;全面清理城市临街门店店外摆放占道、流动摊点摆放占道等各类违规占道行为,确保道路两侧无店外摆放、无流动摊点。三是对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市场周边等地段的违规、破损广告条幅进行开展地毯式清理,对逾期拒不整改的依法拆除。四是加强共享单车管理力度。督促运营企业对道路两侧、盲道、绿化带、背街小巷内随处乱停的共享单车进行清理,并及时进行回收归整。五是持续开展建筑渣土和散装货物运输抛撒整治。3月以来,中心城区共整治占道经营280余处,规范管理占道堆放、出店经营商铺1500余处,拆除了158座邮政报刊亭,清理共享单车3.2万余辆,拆除共计大中型广告牌242块,小型违建广告牌近300快,查处散装货物抛洒、违规渣土运输车辆 210余台,清理路面污染约400余处。
抓问题整改,责任到人的问题清单正在件件销号
针对省、市明查暗访发现的环境卫生重点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限期对标整改。一是组织开展农村垃圾“清零”行动,定期对涉农乡镇进出村道路、房前屋后、沟渠河道、田间地头等区域卫生死角进行拉网式排查清理,清除地表存量垃圾,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彻底解决农村生活垃圾环境问题。3月以来,全市农村共清理垃圾14.78万吨,还田及卫生处理0.91万吨,无害化处理14.31万吨。二是抓重点部位、到边到角彻底“扫”。按照“属地管理、标本兼治、点线结合、长效管理”的原则,各区组织专班,在做好乡镇区域治理的基础上,开展铁路及道路沿线大清扫、大整治,开展河湖沿岸大清理、薄弱区域大整治活动,把各方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域长效治理格局。
抓检查考评,层级清晰的治理考核体系逐步建立
中心城区创新督办考评体系,将“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工作纳入考评内容。主要从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街面秩序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并进行讲评。5月,向斌带队,采取1+1+1的工作方式,由各区自行提供各一条主次干道、市城管委指定一条的方式组合产生点位,采取各区自评结合实名现场打分的方式进行。各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分管领导对“一把扫帚扫到底”亮点工作、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整改方向进行自我讲评,同时对其他单位部门的亮点和不足进行点评。通过现场评委评分、分区进行总分再加权平均,作为各区最终得分。通过以考促改,倒逼各区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城区“一般扫帚扫到底”活动质效得到明显提高。
